两行相生为中上品,相剋为中下品;

五行有其三,则为上品灵根;

此外还有更高品级的地灵根、天灵根,以及稀有的异灵根。

姬无咎仅火行四成五分,未到五成,其余四行更低,连下品灵根都不算,属於无灵根。

可谓资质低劣。

灵根鑑定结果一出,原本对姬无咎的出身心怀不忿之人,此时脸上不免露出几分轻视,心里也找回了平衡与自信。

姬无咎也微微失神。

此前他幻想过,自己是否有可能是那种万年难得一见的修真奇才,哪怕不是什么天灵根、地灵根,至少也要中品灵根往上吧,居然连下品灵根都没有!

“幸好啊……”

姬无咎暗自庆幸。

如果是十余万年前,香火道统还未传入天夏,人道不兴,自己连修仙的资格都没有。

“没有灵根,一样也能修行有成。”元览勉励了一句,“望你勤加修行,不要墮了宗室子弟的声名。”

“谨遵庙祝教诲。”姬无咎恭敬回答。

元览抬手一招。

旁边一个道庙执事手捧托盘,盘中有数十枚一模一样的印章,白玉材质,长宽皆是两寸,底座四四方方,上方印纽为狴犴,雕工精细,通体洁白,一看便知绝非凡物。

这就是天羲敕印!

大羲所有朝廷修士的修行之根,有了朝廷敕印才能消纳香火,修成法力。

一枚白玉敕印从盘中飞起,悬於元览面前。

他指尖迸发气芒,如同刻刀,白玉碎屑簌簌飞落,转眼在印章底部铭刻了阳文大楷,“大羲皇朝姬无咎之印”,字体苍劲,雄浑有力,显然在书法上下过一番功夫。

刻完了落款,元览稍作凝神,两指併拢成剑从腹下丹田引出一道奇异法力,蕴含晦涩难明的禁制,仿佛由无数细如微毫的金蝌篆文构成,將其打入身前的白玉敕印。

剎那间,敕印骤生变化,灵光闪动。

“敕!”

元览轻喝一声,敕印飞向姬无咎,转瞬化为流光融入腹部。

姬无咎根本来不及反应。

他只觉眼前一闪,腹中丹田便生出一股清凉之感,诸多感受涌上心头,千头万绪,整个人都呆住了。

元览见他不说话,也没有多想。

初授敕印的修士什么反应都有,有人欣喜若狂,有人镇静如常,像姬无咎这样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元览也见过不少。

“这等寻常心性,又无灵根,將来难成大事。”元览心忖,“又浪费了一个道庙名额。”

“下去吧。”

元览话声温和,但在姬无咎耳中却暗含威严,心神立即惊醒,连忙回道:“是,庙祝。”

行礼过后,姬无咎退回了人群。

元览翻开玉册,继续朗读:“宇万景,男,民籍。縉洲駰山北路高阳郡淮望县人,入学淮望书院,治卜经、武道兵法,道场县试第一名。康靖八百零九年六月生,年十六……”

人群中的姬无咎面色如常,內心却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根本无心去听元览此刻所念。

敕印入腹的一剎那,似乎激活了藏於体內的宝物。

丹田之內。

一枚白玉敕印灵光流转,然而姬无咎的心神完全不在敕印上,而是专注於自己的丹田正中,那里盘踞著一尊“青铜香炉”。

姬无咎小心翼翼感应丹田內的异象。

“不是香炉,而是鼎?”

青铜香炉的外形如同缩小的圆鼎,折沿敛口,三足两耳,鼎腹的颈部有一圈带状饕餮纹,整体造型雄浑厚重,跟前世在博物馆见过的“大盂鼎”非常相似,初看简约古朴,却又处处透出玄妙灵机。

姬无咎心里揣摩。

香炉本就是从鼎发展而来,两者都是礼器,形制相仿,地球上就有一种鼎式香炉。

缩小的鼎就是香炉,放大的香炉就是鼎。

自己丹田里这一尊鼎,体积很小,所以也可称为香炉。

“这东西是哪来的?”

姬无咎心中震惊之余,想起了自己穿越时发生的那次日食,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天上扣下来,隱约像是个巨大的锅底,难道就是这个青铜香炉?融合前身的记忆中,穿越那天也发生了日食。

忽然,青铜香炉內气机翻腾,氤氳霞光。

两缕光芒裊裊升起,犹如插在炉中的两炷线香,线香顶上烟火飘展,缓缓显化出詰屈聱牙的文字。

姬无咎穿越过来三个月,在书院勤奋学习,道场科考也考符籙典籍所用多种文字,因此认出这是一种“金文”,跟地球上的钟鼎文颇为相似,在天夏叫做金蝌玉隶,乃是羲朝的官方字体。

当他读懂那两缕烟火所化的金文,心神顿时再次失守,眼睛不禁瞪大了。

恰在此时,庙祝元览的鉴灵术又出了结果。

“上品灵根!”

天羲殿內爆发出一阵惊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