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无咎,男,宗籍。縉洲駰山北路高阳郡淮望县人,入学淮望书院,治夏礼、太祖武经。免试。康靖八百零七年三月生,年十八。曾祖姬武仁,故高阳道院典刑执事,筑基期坐化;祖姬鸿锡;父姬牧文,母齐菡,严侍下。行二,姐桐君,弟灵琛,妹灵玥。未娶……”

天羲殿內,气氛肃穆。

近百人面朝殿中庄严神像排列站立,人人面色严肃。

前列上首一位头戴青冠、身穿羽袍的中年修士,手持玉册,对著眾人高声朗读。

姬无咎(jiu)站在下方人群中,脸上恭谨,听著庙祝元览念著自己的籍贯出身,心绪却略微飘飞。

三个月前,他还在地球上混日子。

当时,自己刚被国內一线大厂裁掉,拿到了一笔不菲的赔偿金,加上此前当了十年牛马的积蓄,於是回到十八线小城老家,想要清閒几年再做打算,或是顺势躺平一辈子。

结果刚回老家没多久,一天中午走在路上,天突然黑了!

原来是日食。

抬头一看,仿佛有个巨大的黑锅当头罩下来,黑到伸手不见五指。

等到恢復明亮时,姬无咎发现自己已经不在原地了,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变成了另一个人。

他融合了前身记忆,从此成为姬无咎。

从记忆中得知,此方世界名为“天夏”,乃是诸天万界无尽虚空中的一座星陆。

天夏星陆广袤无垠,共有十四洲七海,皆为“大羲皇朝”统治的疆域。

星陆有多大,姬无咎的前身並无具体概念。

而统治整个天夏的大羲皇朝,也並非地球上那样的封建王朝,它是一个由修真者缔造,从上到下,品秩有序,等级森严,以无边法力镇压世间的庞然大物!

大羲皇朝將天夏十四洲划分为四百“路”,路下设“郡”,郡下设“县”。

县、郡、路、洲。

每座城池都有眾多修士坐镇,官员都是修真者。

品级越高,官位越大,修为就越强!

万般皆下品,唯有修真高。

羲朝广开修行之路,人人皆可投身科场,考进各级道场,成为修士。

然而,即便是最低级別的道场,各县之“道庙”,考取也是极难,每年仅收录数十人。

按全县人口比例,大致万中取一。

姬无咎前身在书院进修三年,经史、策论、道经功课各项成绩在同龄人中只得中等,更遑论他穿越而来,学识生疏,许多功课都要从头开始,哪怕勤学数月也只是重回此前水准,不足以考进道庙。

如果再给一年半载时间,姬无咎自信一定能考上,但是没这个必要。

因为自己姓姬。

姬是大羲皇朝国姓!

姬无咎此身是当今羲皇第十五世孙,血脉淡薄,世系疏远,但终究是真正的天君后裔,名列皇家族谱的宗室子弟。

大羲祖制,宗室子弟无论男女,年满十八岁便可免考进入道庙。

姬无咎已年满十八岁,没有参加今年的道场县试,就得到了一个道庙的名额。也正是因此,前身在书院中学问不勤,反正可以免试,何必那么用功?

这时,元览念完了玉册籍贯。

“姬无咎,上前来。”

“是。”

姬无咎应声出列,站在庙祝面前,拱手行礼。

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姬无咎的身上,他不用回头,也能察觉到许多人看自己的眼神有异。

身后数十人,皆是今年考进道庙的新晋弟子,称为“庙生”。

他们多年寒窗苦读,终於考进道场,得到了一个鱼跃龙门的机会,而自己一出生就註定能进道庙,他们的感受可想而知。

元览打量了姬无咎一眼,颇有几分惊讶。

无他,姬无咎的外貌太出眾了!

作为淮望县道庙的庙祝,一县之尊,拥有筑基期修为的元览,见识广博远超常人,但也极少见到像姬无咎这般品貌超群的年轻人,再想到姬无咎是宗室子弟,顿时心生些许波动。

元览微微点头,右手掐诀,施放了一道“鉴灵术”。

啵!

一小股清灵之机在姬无咎顶上匯聚,继而轻轻爆开,如雨点般倾洒而下,落在姬无咎的头上,冲刷全身,转瞬消失不见。

姬无咎保持不动。

几息后,他的皮肤上显现少许微弱流光,白青黑赤黄混为一色,赤色略为明亮,其它各色斑驳难以分辨。

元览定睛观察了几眼,这才宣布道:“火行,四成五分,无灵根。”

说话间,元览的表情平淡了下来。

一个修士的天资包含灵根与悟性。灵根可鑑,而悟性却是隱性难测。

大羲修士依靠香火修行,不强求灵根有无高低,但这並不意味著灵根不重要,只是不像宗门修士那般视为必要。对於大羲修士,灵根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途。

凡是人类之身,皆是五行齐备。

五行之中,任意一行对天地灵气亲洽达到五成,便算有灵根,属下品灵根。

有两行达五成,为中品灵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