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三个项目,星芒的首批创作清单
《修表匠》的演员选拔环节,爭议比想像中更多。团队里有成员建议“邀请一两位有流量的新人演员,能提升项目的关注度”。
桑晚却坚持“流量必须为角色服务,不能为了流量牺牲角色適配度”。她觉得选择流量挺好,但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修表匠》里的年轻学徒小宇,需要演出“从叛逆到沉稳”的转变,团队面试了二十多个新人。
有的演技浮夸,把“叛逆”演成了“耍脾气”。有的过於內敛,展现不出角色的成长。
还有的虽然有一定流量,但对“修表”毫无兴趣,连基本的工具都认不全。
就在选拔陷入僵局时,桑晚在工作室的形体课上注意到了 19岁的林浩。林浩是星芒刚签约半年的新人,之前只演过几部网剧的小配角。
那天形体课练习“情绪控制”,要求演员从“急躁”过渡到“平静”,其他新人要么转变太快,要么情绪不到位。
只有林浩,一开始他皱著眉,手指无意识地攥紧,眼神里满是不耐烦。
隨著老师的引导,他慢慢放鬆肩膀,手指逐渐鬆开,眼神也从烦躁变得平和,整个转变过程自然流畅,没有丝毫刻意。
桑晚当即决定让林浩试演“小宇第一次修坏怀表”的戏份。
桑晚让他试演“学徒第一次修坏怀表”的戏份,林浩没有像其他演员那样刻意哭或者大喊,而是蹲在地上。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摔坏的怀表,手指反覆摩挲著断裂的齿轮,眼眶慢慢红了,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就是他了。”
桑晚当场拍板,“他懂『可惜』的感觉,可惜的不只是怀表,还有对爷爷的愧疚,对老匠人信任的辜负。这种能共情角色內心的能力,比任何表演技巧都重要。”
为了让林浩更好地理解角色,桑晚还安排他跟著老修表师学习修表。
一开始,林浩连最基本的“拆表盖”都做不好,手指被工具划破了好几次。
老修表师却没让他放弃:“修表就像做人,急不得,得慢慢来,找到窍门才能做好。”
林浩听进去了,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工作室练习,从“认工具”开始,到“拆齿轮”“装游丝”,一点点摸索。
半个月后,他已经能熟练拆装简单的机械錶,甚至能指出道具表的“齿轮咬合有问题”,连老修表师都夸他“有天赋,还肯用功”。
听到老师这么说,桑晚终於放下了心,这次人是没有选错的。
项目启动前,桑晚特意请了三位行业前辈来做“艺术指导”。
老修表师第一次来剧组时,看到道具组准备的“修表工具”,当场皱了眉:“这不是修机械錶的工具,是修电子表的,老匠人不会用这个。”
桑晚立刻让道具组重新採购,还让演员跟著老修表师学了半个月的基础修表手法,直到能熟练拆装简单的机械錶。
资金方面,林慕言的投资到帐后,桑晚特意成立了“项目监管小组”,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三重审核,確保资金用在“创作核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