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价值论述
她的声音不高,却像冰锥般清晰锐利。
“是我。”
伊森递过学生卡,嘴角掛著恰到好处的微笑,“九点的预约,关於课程调整和请假事宜。”
玛丽扫了一眼卡片,微微頷首:“校长刚结束早会。
请隨我来。”
她转身引路,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寂静的走廊里迴荡,如同精准的节拍器。
伊森紧隨其后,推开沉重的橡木大门,一股更凝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校长办公室开阔而庄严,高挑的天板下,深色长桌秩序井然,靠窗的巨大皮椅背对著晨边高地如画的景致。
一组深棕色真皮沙发围拢著低矮的茶几,上面放著两杯冷却的黑咖啡,氤氳著未尽的討论。
伊森的目光被墙上一幅黑白照片吸引——1934年,富兰克林·d·罗斯福访问哥大,意气风发。
门再次开启,一位身材頎长、白髮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人步入,乔治·拉普(george rupp)校长,著名的神学家和教育家,眼神温和却蕴藏著洞察世事的智慧。
“伊森,”
他伸出手,声音沉稳有力,“欢迎回来。”
“谢谢您,校长。”
伊森起身,握手有力而从容。
无需寒暄,彼此心照。
拉普校长在对面落座,拿起一份文件,目光如炬:“你近期想实践个…『社会实践』计划?”
“是的,校长。”
伊森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平静却蕴藏著锋芒,“与其说是『社会实践』,不如说是我將课堂所学,投入真实世界熔炉的一次淬炼。”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在哥大的三年,政治学教会我权力结构的森严法则与制度运转的精密齿轮;
经济学揭示了资源流动的冰冷逻辑与人性驱动的市场脉动;
国际关係则为我打开了俯瞰全球棋局的视野,让我洞察国家意志、文化断层与歷史遗產如何在动態中碰撞、交织、重塑秩序……”
“这些学科,並非孤立的知识碎片,而是一张理解现实世界的多维图谱:政治划定疆界,经济驱动车轮,而国际关係,则是这一切在全球舞台上恢弘上演的剧本。”
拉普校长双手交叠置於桌面,眼神中流露出审慎的欣赏,示意他继续。
“现在,”
伊森语气加重,带著不容置疑的决心,“是时候让这张图谱接受现实的检验了。
我决定亲身踏入金融市场。”
“当今世界,资本洪流与政策预期早已密不可分,而这恰恰是政治与国际关係博弈的前沿阵地!”
他举例剖析,“美联储一次看似技术性的加息,背后是国会山激烈的游说、財政部深远的布局、华尔街资本的躁动与全球市场的连锁震颤;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的重建,又何尝不是国际货幣基金组织的药方、受援国的阵痛与区域权力格局重新洗牌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