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张是物理实验室的器材。陈樾突然抱住头:"痛!头好痛!"同时让脑电图出现剧烈的癲癇样放电。纸带上划出尖锐的波形,技术员赶紧调整了灵敏度。

"明显的创伤性反应。"霍华德医生记录道,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看到实验室设备会诱发癲癇样放电。"

第三天的测试最为关键。他们带来了陈樾以前的同学玛丽安,她今天特意穿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身上散发著淡淡的茉莉香。

"陈,记得我们一起做的量子力学实验吗?"玛丽安红著眼睛问道,手指紧张地绞著手帕,"那天我们测量电子自旋..."

陈樾茫然地摇头,却在心里感谢这位老同学的配合。他扫描到她口袋里藏著一张纸条——上面写著兔子大使馆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下周一有船从纽约出发。玛丽安的眼角有泪光闪烁,不知道是演技还是真情流露。

最后的评估会议上,七位专家爭论不休。会议室的咖啡机发出咕嚕咕嚕的声音,陈樾通过通风管道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字。

"他的症状太符合器质性脑损伤了。"霍华德医生坚持道,咖啡杯在他手中摇晃,"脑电图、临床症状、行为观察,所有证据都指向这一点。"

"但有些反应太过刻意。"莱恩女士皱眉,她面前摊开著厚厚的笔记,"比如看到实验室照片时的反应,简直像是..."

"像是教科书上的案例?"威廉士博士插话道,"这正是器质性损伤的特点——症状典型。如果是装的,反而会有些不合常理的表现。"

詹森翻著两年来的监控记录,纸张哗哗作响:"如果他是装的,不可能连睡觉时都保持这种状態。记得上个月他在睡梦中尿床的事吗?监控显示他完全是无意识的。"

这句话让陈樾差点破功——那天他故意打翻水杯製造"尿床"假象,没想到成了最有力的证据。他听到詹森又补充道:"而且这两年他从未表现出任何可疑行为,连做梦说的胡话我们都分析过。"

1949年6月21日下午3点17分,霍华德医生在评估报告上籤下了名字:"建议遣返回国继续治疗"。七个签名整齐地排列在文件末尾,钢笔的刮擦声通过暖气管道传来。

"恭喜你,陈先生。"詹森递过一份文件,他的皮鞋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你自由了。"他的语气中带著如释重负,又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怀疑。陈樾扫描到他另一只手始终放在腰间——那里別著一把手枪。

陈樾歪歪扭扭地签下名字,故意让墨水弄脏了纸张。当他抬起头时,詹森突然凑近,菸草和古龙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你知道吗?我们查到你爆炸前去过三楼的储藏室。"

陈樾的心跳漏了一拍,但系统立刻稳住了他的生理指標。"火...好大的火..."他重复著之前的回答,眼神涣散。他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握紧,指甲陷入掌心。

詹森盯著他看了足足十秒,最终嘆了口气:"下周一的船票,有人会来接你。"他转身离开时,陈樾扫描到他口袋里有一张去纽约的火车票——看来这个老狐狸还是不死心。

当所有人都离开后,陈樾躺在床上,扫描確认房间没有监听设备后,才允许自己露出一个真实的微笑。两年了,七百多个日夜的装疯卖傻,终於换来了这张回国的通行证。窗外的知更鸟在歌唱,仿佛也在庆祝他的胜利。

窗外,六月的阳光洒在查尔斯河上,波光粼粼如同他知识库里那些闪烁的数据图標——麻省理工的全部藏书、美国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太平洋舰队的核心机密...这一切都將隨著他回到祖国。系统显示知识库已存储了超过15tb的技术资料,足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陈樾轻轻抚摸著手腕上的伤疤,那是他这两年来唯一真实的印记。下周这个时候,他就能站在甲板上,看著美国的海岸线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后方。大使馆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新的身份、新的旅程、新的使命正在等待著他。

夜深人静时,陈樾最后一次扫描了整个医院。在確认没有任何监视后,他从枕头下取出玛丽安偷偷塞给他的小纸条——上面写著一个纽约的地址和一句话:"祖国需要你"。他將纸条吞进肚子,这是最安全的销毁方式。明天,他將开始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旅程,带著无数用"痴傻"换来的宝贵知识,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故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