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获准回国
1949年6月18日清晨,波士顿总医院的走廊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樾从病床上微微睁开眼睛,透过睫毛的缝隙看到三个穿著白大褂的医生和三个西装革履的fbi特工正向他的病房走来。
"要开始了。"陈樾在心里默念,同时悄悄启动了系统的扫描功能。二十米半径內,所有人的表情、动作、甚至口袋里的小物件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意识中。詹森特工口袋里那把左轮手枪的型號、霍华德医生白大褂上残留的咖啡渍、莱恩女士手腕上那块精致的卡地亚手錶——这些细节都被系统精准地记录下来。
"陈先生,早上好。"领头的脑科专家霍华德医生俯下身,用手电筒照射他的瞳孔。陈樾立刻让瞳孔对光反射变得迟钝,嘴角还流出一丝口水。"看起来反应还是很迟钝啊。"医生嘆了口气,在病历本上写下"瞳孔反射迟缓"几个字。
詹森特工站在墙角,手里拿著厚厚的档案袋。陈樾扫描到那是他这两年来所有的"康復训练"记录——在图书馆发呆的照片、在工业区流口水的视频、还有那些故意答错的智力测试卷。档案袋里还夹著一张纸条,上面写著"若发现异常立即终止评估"。
"根据我们的观察,"霍华德医生翻著病历本,眼镜片上反射著窗外的阳光,"患者在爆炸后出现严重的逆行性遗忘和认知功能障碍。这两年来的康復治疗收效甚微。"他的手指在"器质性脑损伤"这几个字下面划了一道横线。
心理学家莱恩女士拿出一叠卡片,她的香水味在病房里瀰漫开来:"陈先生,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吗?"她展示的是一张墨跡测试图。
陈樾歪著头,故意把口水滴在病號服上:"像...像一只被压扁的青蛙..."他注意到莱恩女士在笔记本上写下"联想能力低下",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与两年前测试结果一致"。
"让我们做个简单测试。"第三个专家威廉士博士拿出一个木块拼图。陈樾装作很努力的样子,却故意把方块塞进错误的凹槽。他的手指颤抖著,眼睛茫然地眨动,活像个三岁孩子。当木块掉在地上时,他还发出"呜呜"的哭声。
"运动协调能力严重受损。"专家们交换著眼神。威廉士博士甚至摇了摇头,小声对霍华德医生说:"比上次测试退步了。"
中午休息时,陈樾扫描到特工们在走廊尽头的谈话。汤姆特工正在吃一个汉堡,酱汁沾到了领带上。
"你觉得他真傻了吗?"年轻的特工汤姆问道,嘴里还嚼著食物。
詹森吐出一口烟圈,烟味混合著医院的消毒水味飘进病房:"两年了,要装不可能装这么久。你看他连繫鞋带都不会。"他弹了弹菸灰,"上周我亲眼看见他把鞋带系成了死结,然后就开始哭闹。"
下午的测试更加严格。他们给陈樾戴上了最新型號的测谎仪,冰冷的电极贴在他的太阳穴和手指上。技术员调整著仪器旋钮,錶盘上的指针微微颤动。
"你还记得物理楼爆炸那天的事吗?"詹森突然问道,眼睛紧盯著测谎仪的纸带。
陈樾的心跳瞬间加速,但他立刻用系统调节了生理指標。"火...好大的火..."他结结巴巴地说,同时让测谎仪的曲线保持平稳。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揪著病號服的衣角,这个细节被莱恩女士敏锐地捕捉到了。
"情绪波动在正常范围內。"操作仪器的技术员报告道,"没有说谎跡象。"
第二天,他们带来了更专业的设备——一台崭新的脑电图仪,足有行李箱那么大。陈樾被要求躺下,护士在他头上涂满导电膏,冰凉的触感让他差点打了个哆嗦。十几个电极贴在他的头皮上,像一群小虫子。
"我们会给你看一些图片,"霍华德医生调整著仪器,"告诉我们你的感受。"他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一盒薄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第一张是麻省理工的校园照片。陈樾让脑电波出现微弱的波动:"熟...熟悉..."他的声音拖得很长,像老式录音机卡带时的效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