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林工被老婆拿捏了!"人心"变量如何量化?
林晓东彻底愣住了。
他看著眼前的苏晴,看著她那双重新燃起斗志的、亮得惊人的眼睛,看著她手中那支仿佛重若千钧的红色记號笔,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没有反对。
她甚至没有过多地纠结於风险。
她只是用一种最直接、也最“苏晴”的方式,接受了他那个疯狂的、足以顛覆一切的变量,然后,向他提出了一个更加疯狂、更加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量化人心。
把这个世界上最虚无縹緲、最无法捉摸的东西,变成一个可以填入公式、可以进行计算、可以被那帮只认数字和利润的老狐狸们所理解的,冰冷的数据。
这比在东海里填出一座人工岛,比用bot模式撬动千亿港资,比构建一个全新的国家金融市场,要难上无数倍。
那不是工程学,那是神学。
“怎么?总工程师先生,被你的新变量,难住了?”苏晴的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她太了解林晓东了,这个男人,你跟他谈感情,他会笨拙得像个孩子;但你跟他谈技术难题,他就会立刻变成一头闻到血腥味的鯊鱼。
果然,林晓东那双刚刚还充满了挫败和孤独的眼眸,瞬间被点亮了。
那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是一种面对未知高峰的、源自骨子里的征服欲。
“谁说我被难住了?”他一把夺过苏晴手里的笔,整个人像是瞬间充满了电,刚才的疲惫和颓然一扫而空。他重新蹲下身,在那张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如炬。
“你说的对,一个只有概念没有数据的变量,是垃圾。那我们就给它数据!”他的声音,重新变得斩钉截铁,充满了那股不容置疑的篤定。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义『投资回报』这个概念!”林晓东的笔,在地图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圈住了那条刺眼的红线,“传统的投资回报,是roi,是纯粹的经济帐。但我们的新模型,要引入一个全新的核心指標——『国民幸福指数贡献率』,我称之为nhi!”
“国民幸福指数?”苏晴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这个概念,西方经济学界提出来几十年了,一直停留在理论层面,根本无法量化!它包含了几十个子项,教育、医疗、环境、社会公平……每一个都是一本糊涂帐!”
“他们做不到,不代表我们做不到!”林晓东的思维,已经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態,快得让苏晴都几乎要跟不上。
“他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错的!他们想构建一个普世的模型,但幸福,从来都不是普世的!对於我们当下的中国老百姓来说,幸福,是可以被具体定义的!”
他的笔尖,在那条红线上飞速地点著。
“第一个子项:『返乡时间缩短率』!就拿我爸来说,从老家到沪市,三十六个小时。如果这条路修通,转上长途客车,时间可以缩短到十个小时以內!时间缩短了72%!这就是一个可以被精確计算的数字!”
“第二个子项:『重大疾病就近就医可行性』!这条线沿途,有上百个贫困县。我们可以在沿线的中心城市,建立三甲医院的分院。以前,一个得了急症的山区农民,可能还没抬出大山就没命了。现在,通过这条路,三个小时內,他就能被送到最好的手术台上!我们可以统计沿线所有乡镇卫生所的数据,计算出这条路能让多少人的『黄金救援时间』,从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也是一个可以被计算的数字!”
“第三个子项:『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我们可以利用这条交通干线,组织城市里的优秀教师,定期去沿线的乡村学校支教。一个老师,可以影响一百个孩子。一百个老师,就能影响一万个孩子!这些孩子里,未来会走出多少个大学生,多少个工程师?这同样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概率预测!”
林晓东的语速越来越快,他的眼睛里,闪烁著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他不是在画一条路,他是在构建一个庞大的、全新的社会学和经济学交叉的运算体系。
“还有『农產品出山损耗降低率』、『留守儿童与父母年均团聚次数增加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係数』……”
他每说出一个名词,苏晴的心臟就猛地收缩一下。
她被彻底震撼了。
她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林晓东。他根本不是一时衝动,不是感情用事。
他是在用一种她从未想像过的、更加宏大、更加底层、更加“科学”的方式,去解构“人心”这个变量。他把那些虚无縹緲的“情怀”和“理想”,全都拆解成了一个个冰冷的、残酷的、却又充满了温度的,可以被量化、被追踪、被评估的kpi!
这才是真正的,顶级的工程师思维!
把一个混沌的、复杂的、无序的世界,用最精准的逻辑和最严谨的数学,重新定义,重新构建!
“怎么样?”林晓东抬起头,像个献宝的孩子一样看著苏晴,眼神里带著一丝期待的询问,“我这些『人心』的子项,够不够硬核?能不能填进你的风险评估模型里?”
苏晴没有立刻回答。
她缓缓地蹲下身,捡起地上那份被她摔掉的风险评估报告。她的手指,轻轻抚过上面那些她亲手建立的、曾经引以为傲的財务模型。
在林晓东提出的这个全新的、充满了“人味”的算法体系面前,她这些纯粹的经济模型,显得如此的单薄,如此的……苍白无力。
许久,她才抬起头,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双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