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泥土变钻石!德国专家当场跪了!
所有人都围了上去,像是在等待一场神圣的开箱仪式。
当岩心被小心翼翼地推出来,放在一块白布上时,现场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那根本不是烂泥!
那是一根完整的、表面光滑、泛著一种奇异的青黑色光泽的圆柱体!
它的上半部分,是沥青和混凝土的结构层,但从地下五十公分开始,直到最底端,它的形態发生了诡异的变化!
原本应该是湿软淤泥的部分,此刻,却和那些被注入的、已经固化的聚合物,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烂泥、砂石、化学浆液,在三百兆帕的高压和剧烈的化学反应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致密得如同金刚石一般的复合材料!
它坚硬、沉重,带著一种人工合成物特有的冰冷质感。
“拿……拿过来……”施密特声音沙哑,伸出了颤抖的手。
有人把一小截样品递到他手里。
那沉甸甸的手感,那坚硬冰冷的触感,彻底击溃了他所有的科学认知和职业尊严。他用手指使劲地抠了抠,那玩意儿纹丝不动,反而把他的指甲硌得生疼。
他像是疯了一样,把那块“人造岩石”狠狠地砸在跑道的水泥地面上!
“鐺!”
一声清脆的金石交击之声!
地面被砸出了一个小坑,而那块样品,完好无损!
“不……不……”
施密特踉蹌著后退了两步,双腿一软,“噗通”一声,竟然直接跪倒在了地上。
他不是被嚇跪的,他是被自己毕生所学的、引以为傲的工程科学,给彻底击败了!他仰著头,看著那个站在灯光下、身形並不高大、表情甚至有些淡漠的年轻人。
在这一刻,他终於明白。
这不是魔术,也不是巫术。
这是一种他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像的,更高维度的科学!
“林工……”高建国走过来,声音里带著敬畏,“这……这就是你说的『打针』?”
“对。”林晓东捡起那块样品,在手里掂了掂,“简单来说,就是给鬆软的泥土,注入一副坚硬的骨架。我把它命名为『高压喷射灌浆聚合技术』。”
“这……这技术……”高建国激动地搓著手,“那我们整条跑道……”
“给我一个月。”林晓东打断了他,“每天晚上施工,我能让这条跑道,比新修的还要结实。而且,未来三十年,不会再出现任何沉降问题。”
三十年!
这个承诺,比八千万马克还要有分量!
就在这时,那个跪在地上的施密特,突然挣扎著站了起来。他衝到林晓东面前,脸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傲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和渴望。
“林先生!”施密特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严谨的日耳曼身躯几乎折成了九十度,他用尽了自己所会的所有敬语,用蹩脚的中文恳求道:“请您原谅我之前的无知与傲慢!您……您是真正的工程之神!我,克劳斯·施密特,代表我们公司,不,是代表德国最顶尖的工程界,恳求您!將这项伟大的技术授权给我们!价格不是问题!一千万马克?两千万?或者用我们最新的盾构机技术来换!只要您开口!”
他孤注一掷地拋出了所有筹码,他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技术和金钱无法换取的。
林晓东笑了。
那笑容里,没有胜利者的骄傲,反而带著一种跨越了生死的悲悯与释然。他想起了前世,同样是在这片土地上,为了引进一项远不如今天这般神奇的加固技术,中方付出了怎样屈辱的代价,那些白髮苍苍的老专家,在谈判桌上又是怎样地低声下气。
那段记忆,是刻在他灵魂深处的烙印。
“施密特先生,你搞错了两件事。”林晓东看著他,缓缓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这项技术,我不叫它技术。它的配方里,写的不是化学分子式,而是我们中国工程师被逼到绝境时的不甘和血性。我叫它,『骨气』。”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声音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重量。
“第二,一个民族的骨气,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非卖品。”
说完,他转过身,不再看那个面如死灰、呆若木鸡的德国人。他的目光穿透了夜色,越过了眼前灯火辉煌的航站楼,投向了远处那片沉睡的、一望无际的浦东滩涂。
在他的记忆中,那里,將在十年后崛起为震惊世界的金融中心。而此刻,它还只是一片等待被唤醒的处女地。
前世,他只能仰望那些由西方標准建造的摩天大楼。这一世,他要亲手为这片土地,打下最坚实的、属於中国人的地基。
高建国快步跟上,激动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崭新的、更大的规划图。
“林工!既然跑道没问题了!那您看……我们机场的二期扩建工程……这是我们规划的新航站楼和第二跑道,但是下面的地质条件,比这边还要差!您……能不能……”
林晓东接过那张巨大的图纸,只扫了一眼,便摇了摇头。
他拿起一支红笔,在那张由无数专家耗费心血设计出来的图纸上,从航站楼到跑道,画了一个巨大的叉,就像刚才施密特做的那样。
高建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你们的格局,太小了。”林晓东的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下,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
“未来的中国,需要的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虹桥。”
“它需要的,是一座全新的、能够连接整个世界的,海上超级空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