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问题被攻克,整个鲁菲吉河工地,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被彻底唤醒,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

“土法炼钢”烧制出的雪白石灰,源源不断地从上游山谷运来。北岸的桥墩施工现场,不再是泥浆横流的沼泽,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化学气息的“露天厨房”。

一个个深达十数米的桩孔被精准挖开,倒入配比好的生石灰,再进行注水。那如同地底火山爆发般的场景,从最初的惊恐,已经变成了工人们眼中习以为常的奇观。他们甚至会开著玩笑,赌下一个桩孔的蒸汽能喷多高。

当那剧烈的化学反应平息,经过重锤夯实后,原本软弱的残积土,就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奇蹟般地转化成坚硬、致密的“人造岩石”。

中国速度,在这种最原始的施工环境下,被詮释得淋漓尽致。

朱马彻底成了林晓东的狂信徒。他將本地工人分成了三班,二十四小时轮流作业。这位在河边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工头,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他不再需要林晓东的指令,就能把所有工序安排得井井有条。他甚至自己发明了一套用不同顏色的布条来標记不同施工阶段的办法,效率极高。

“快!快!三號桩孔的石灰配比不够了!让拉石头的车再快一点!河神在看著我们,不能让林教授失望!”朱马的吼声,成了工地上最响亮的背景音。

而中国的学生们,也在这场实战中飞速成长。

陈浩的“战地实验室”里,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石灰桩水化反应资料库”。他能根据每天的温度、湿度和土壤酸硷度的细微变化,提前半天,计算出最优的石灰配比和注水量,將地基的最终强度,又硬生生提高了百分之五。

鲁平则成了“强夯突击队”的队长。他带著一帮力气最大的本地工人,专门负责操作那台经过改装的、用柴油机驱动的重型夯锤。他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闪闪发光,每一次夯锤落下,他都会跟著发出一声震天的怒吼。

整个工地,高效、狂热,充满了野性的生命力。

唯一有些变化的,是李小雨。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101 看书网书库多,101????????????.??????任你选 】

她依旧是那个最勤奋、最细致的记录员。她每天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手里那本笔记本又厚了一倍。但她的话变少了,尤其是对林晓东。

“林教授。”她走到正在检查桩孔深度的林晓东身边,递上了一份表格,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宣读一份天气预报,“这是七號桩孔的最终夯实密度检测报告,所有数据都在標准值以上。”

她把报告放在旁边的工具箱上,手指刻意避开了林晓东可能接触到的地方。

“知道了。”林晓东接过报告,扫了一眼。他能感觉到她身上那股明显的疏离感。她不再叫他“林老师”,那双总是亮晶晶的眼睛,在与他对视时,也会迅速垂下,不再有以前那种毫不掩饰的崇拜和亲近。

他知道这是为什么。鲁平那个憨货,肯定跟她说了什么。

这样也好。林晓东在心里对自己说。断了她的念想,对她、对自己,都好。

可不知为何,心里却像是空了一块,有种说不出的烦闷。

“报告数据很完整,辛苦了,李小雨同学。”他刻意加重了“同学”两个字。

李小雨的肩膀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隨即低声回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便转身快步走开了,仿佛多待一秒都是煎熬。

林晓东看著她的背影,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最终却只化作一声无人听见的嘆息。

他甩了甩头,將这些纷乱的思绪拋开,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工程上。

半个月后,北岸一號桥墩的地基处理工作,宣告全面完工。为了庆祝这阶段性的胜利,也为了鼓舞士气,卡尔凡特地从附近镇上买来了一头肥壮的山羊。

入夜,工地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辛苦了半个多月的工人们围著篝火载歌载舞。烤全羊的香气混合著土酿啤酒的甜味,在湿热的空气中瀰漫。

就连林晓东,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他举起装满啤酒的搪瓷缸,和朱马、卡尔凡,以及自己的学生们重重地碰了一下。

“为我们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乾杯!”

“乾杯!”

就在营地一片欢腾之时,一束刺眼的车灯划破了远处的黑暗。一辆掛著外交牌照的越野车,顛簸著驶进了营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