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一夜未眠的工棚里却比正午的太阳还要炽热。

“人造水泥墩……我的天……”陈浩喃喃自语,他扶著桌子,才勉强站稳。他熬了一夜,大脑却因为那个疯狂的“石灰桩”方案而处在极度亢奋的状態,每一个脑细胞都在尖叫。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所学的一切土木工程理论,这是链金术!是点石成金的神话!

几个小时后,他跑出了房间......

“林教授,理论上……理论上完全可行!”陈浩挥舞著手里那叠写满了化学方程式和力学计算的稿纸,声音嘶哑而激动,“这片是典型的残积土,结构鬆散,湿陷性大——正常情况下,连一台吊车的支脚都稳不住。”

他顿了顿,用力指了指笔记本上的石灰两个字,“但是,如果把它,按十五个点的比例拌匀,洒水、碾压,七天水化硬凝,土颗粒会被氢氧化钙『锁』住,形成新的胶结层。承载力至少翻上三到五倍——在这个工况下,足够顶起我们设计的桥墩。”

说到这里,他嘴角一挑,“当然,如果养护得好,温度湿度都配合得上,翻个八倍也不是没可能。”

林晓东脸上看不出喜怒,他只是投入地將最后一页数据看完,然后用红笔在方案的標题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他站起身,一夜的疲惫似乎被他钢铁般的意志驱散得一乾二净,“现在,我们需要一样东西。”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学生。

“生石灰。大量的,优质的生石灰。”

这个词让工棚里的兴奋空气瞬间凝固。

是啊,方案再天才,没有原料也是白搭。这里是非洲雨林,不是国內的建材市场。上哪儿去找大量的生石灰?从国內运?那时间和成本,將是天文数字,二百万美元的预算连个水都见不到。

“教授……”鲁平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问,“这玩意儿……咱上哪儿弄去啊?”

林晓东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走出工棚,对著外面正在集结的工人队伍,扬声喊道:“朱马!”

老工头朱马立刻大步流星地跑了过来,他看林晓东的姿態,已经像是在看一位无所不能的部落酋长。“林教授,您吩咐!”

“朱马,在这片土地上,哪里能找到这种白色的、可以烧成粉末的石头?”林晓东从地上捡起一块普通的石英石,在手里掂了掂,作为示意。

朱马皱著眉头想了很久,周围的本地工人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用斯瓦希里语討论著。

最终,朱马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往上游走,翻过那座红土山,大概三十公里的地方,有一条乾涸的河谷,那里有一整座山崖,全是白色的石头!我们小时候去那里玩,那里的老人说,那是山神的骨头,不能碰。”

“带我去看看。”林晓东的回答简单直接。

“可是……林教授,那里路很难走,而且……”朱马面露难色。

“没有可是。”林晓东打断他,“立刻准备车辆和嚮导,半小时后出发!”

就在林晓东准备出发的时候,鲁平却犹豫著没有跟上。他看到李小雨正快步走向林晓东,手里拿著一个乾净的水壶和一个用布包好的饼子。

本书首发 101 看书网解书荒,101????????????.??????超全 ,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林教授,路上吃点东西。”李小雨把东西递过去,脸上带著自然的关切。

林晓东接了过来,只说了一声“谢谢”,便转身准备上车。

鲁平看著这一幕,又想起昨天工地上那些风言风语,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一咬牙,大步走到正准备去整理资料的李小雨面前。

“小雨。”

“嗯?鲁平,怎么了?”李小雨回头,有些意外。

鲁平嘴笨,涨红了脸,憋了半天才说:“那个……我听工地上的人都在乱说……说你和林教授……”

李小雨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从脸颊一直红到耳根。她没想到鲁平会这么直接地问出来。“你……你胡说什么!他们瞎说的!我……我只是看林教授太辛苦了,想帮他分担一点……”

她的声音越说越小,眼神也有些躲闪。

“我知道你是好心。”鲁平见她这样,更加著急了,“可这里是国外,人多嘴杂的。林教授是有……有对象的人。你这样,对你名声不好,也给林教授添麻烦。”

“林教授有对象?”李小雨猛地抬头,这个消息像一记重锤,砸得她有些发懵。

“你不知道?就是上次来送我们的苏晴姐啊!全系谁不知道他俩是一对!”鲁平想当然地说道。

李小雨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她想起了那个在机场送行时,气质沉静、目光坚定的苏晴。她想起苏晴和林晓东之间那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原来……是这样。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和委屈,涌上心头。她觉得自己只是单纯地尊敬和崇拜林教授,想为他多做一点事,怎么在別人眼里,就变成了那个样子?

“我……我知道了。”她低下头,声音里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以后……我会注意的。”

说完,她抱著一沓资料,几乎是逃也似的快步走开了。

鲁平看著她的背影,挠了挠头,觉得自己好像把事情搞砸了,但又觉得,这事儿必须得说清楚。

……

三个小时后,当林晓东站在那座白色山崖下时,他知道,这场仗,他们又贏了一半。

整座山崖,都是纯度极高的石灰岩。

“朱马,召集所有最强壮的工人,带上我们所有的工具!我们就在这里,建一座窑!”

“建窑?”朱马和卡尔凡都傻眼了。

“对,土法烧窑!”林晓东的眼中闪烁著光芒,“我们没有耐火砖,就用这里的红土混合砂石,做成土坯。我们没有鼓风机,就利用山谷的自然风道。我们没有煤炭,这漫山遍野的枯木,就是最好的燃料!”

接下来的五天,整个工地都转移到了这座“山神骨头”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