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她没有说出口。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鲁菲吉河工地陷入一种奇特的平静。

没有了洪水威胁,没有了信任危机,整个工程以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著。朱马和他的工人们,像是被注入了灵魂,干活的拼劲甚至让鲁平都自愧不如。他们不再需要监督,每个人都把修建这座桥当成了自己的荣耀。

然而,所有人都感觉到,林教授变了。

他话更少了,眉头锁得更紧了。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偶尔还会和工人们开个玩笑,或是和学生们討论技术细节。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北岸,一个人拿著手摇钻,沉默地打下一个又一个勘探孔,然后用手捻著取出的泥土样本,一看就是半天。

所有人都知道,北岸的桥墩地基,遇到了大麻烦。

法国人留下的地勘报告,在这里完全失效。地表下三米到十米,是一层看似坚硬的红褐色土层,但只要用水一泡,再施加压力,就会变成噁心的糊状物。

“这是什么鬼东西?”鲁平把一坨泥巴摔在地上,气恼地骂道,“看著比石头还硬,怎么一碰就软了?”

陈浩的临时实验室里,气氛同样凝重。他用尽了所有方法,也无法给这层诡异的土建立一个稳定的力学模型。它的数据,每次测量都不一样,毫无规律可言。

“林教授,这层土的性质太奇怪了,它在乾燥和浸水后的力学性能,简直是天壤之別。我们的砂桩法,在这里根本没用。沙子打下去,只会被它『吃掉』,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挤压。”

林晓东一言不发,只是盯著手里的泥土样本。他知道,这是典型的风化壳残积土,比南岸的淤泥还要阴险百倍。淤泥的软弱是摆在明面上的,而这种土,是偽装起来的杀手。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苏晴。

他不知道她会不会帮他,不知道她是不是还在生气。他发了一封电报去大使馆催问,却石沉大海。

等待,成了最磨人的酷刑。

夜深了,营地里一片寂静,只有虫鸣和远处河水流淌的声音。林晓东的工棚里还亮著灯。他面前的桌上,铺满了各种图纸和计算稿,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吱呀”一声,工棚的门被推开。

李小雨端著一碗热气腾腾的麵条走了进来,还拿著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衬衫。

“林教授,你一整天就吃了两块饼乾,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这是我用咱们带来的最后一点掛麵给你煮的,快趁热吃吧。”

她把面碗放在桌上,又拿起那件衬衫,“还有,你前天穿的这件衬衫,袖口被铁丝掛破了一个大口子,我帮你补好了。”

林晓东抬起头,看著碗里那几根珍贵的麵条,和衬衫袖口上虽然歪歪扭扭、但异常细密的针脚,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一下。

在这片被文明半遗忘的土地上,在所有人都被技术难题和巨大压力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这个女孩,还在默默地关心著他的温饱,他的冷暖。

“小雨……”林晓东的喉咙有些发乾,“谢谢你。真的,有你在,我省心多了。”

“这都是我该做的。”李小雨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小声说,“你为我们大家想得那么多,我只能帮你做点小事。”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呼喊声由远及近。

“林教授!林教授!大使馆的加急电报!”

一名信使连滚带爬地衝进工棚,將一个厚厚的、用油布包裹的文件夹递了过来。

林晓东的心臟猛地一跳,他几乎是抢过那个文件夹,颤抖著手撕开封口。

里面不是一封电报,而是厚厚一叠电传纸,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数字、表格和地质剖面图。是数据!是关於坦噶尼喀湖周边,乃至整个东非大裂谷地区风化壳残积土的分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的原始数据!详尽到令人髮指!

这些数据,足以让他把这片地质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

他一页页地翻看著,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在数据文件的最后一页,他看到了一行简短的、用电码发来的附言。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几个冰冷的汉字。

“资料已附。另,注意身体。”

林晓东拿著那叠比金子还珍贵的纸,久久地站著。他能想像到,苏晴为了拿到和整理这些横跨几十年的资料,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个夜晚。

她还在生气,所以连名字都不愿落下。

但她还是把所有的一切,都为他准备好了。

“太好了!林教授!”李小雨也凑了过来,看著那些复杂的天书,脸上洋溢著由衷的喜悦,“这下,北岸的问题能解决了吧!”

她的脸离他很近,兴奋的呼吸都喷在他的耳边。

林晓东没有回答。他只是紧紧攥著那叠纸,像是攥住了全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