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武功终究要扎扎实实练。”
“志火燃心气的法子,贵在捕捉念头,千变万化,难以尽述。可以是勇气,亦可是惧气,不见得勇气就比惧气强。你当知道,有些人越是恐惧,反而爆发越强的力量。”
许冬枝缓缓解释:
“心气虽无定数,但於一截神锋上,还是有一些辅助燃心气的法门,如《明镜观止》《昭文正气歌》《气脉辞类纂》《隨笔神一》《古剑陶庵》等。”
“我一一传授於你。你天赋异稟,悟性非凡,说不定哪天,真能打破那『天火余烬』。”
鹿沉听得入神,点了点头,又问:“天火余烬是什么意思?”
谈及这个词汇,许冬枝皱了皱眉:
“武道五千年,便是人类突破自身极限的五千年。”
“史上常有古人断言,武道一途,已经到头了,没法再进步了。可隔个几百年,总有人能打破这个说法。”
“但是这次不同,自五百年前,武道已经寸步未进,再无任何发展。在以往,便如有人乐观地將武道的未来描述为『是火天日』一般,亦有悲观者称其为『天火劫烬』。”
“道路是火,一代代传承,妄图筑成一座通天火路,直抵苍穹。却根本抵达不到太阳,武道陷入了停滯,人们只能看到被烧却的焦黑灰烬。”
“以前的『天火余烬』,总是破得很快,可是这一次不同了。五百年之久,难以想像,本朝开国以来,也才不过百二十年。”
“五百年前的绝顶高手,和现如今的拔尖人物,功夫没区別。当然,到他们那个境界,活过五百岁也很容易,有些人物本就是五百年前活过来的。”
说到这里,许冬枝不由嘆了口气:
“说实在的,我思忖这点,已是杞人忧天。如我辈等,哪怕终其一生,亦难及至『真住我』阶段。只是想著,若长此以往,千百年后,武道都老样子,世人在一条路上攀著,那也太没意思了。”
鹿沉听入耳中,只觉得这个世界的武道,和前世的科学简直有说不出的相似。
科学的发展,也是古来天骄人物,从最朴素的道理出发,推演出雏形。后来也是一代代人物,每人穷尽一生,在其上延伸发展,直至大厦既成。
也有黄金时代,蓬勃壮大,欣欣向荣,令由上而下都处於乐观姿態,放出“是火天日”的豪言壮语时。
也有遭受桎梏,停滯不前,陷入怀疑,令整个武道界陷入悲观之中,宣扬已至“天火余烬”,人们永远不可能触及真正的太阳,只能触摸到太阳遗落下的灰烬。
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完全不是区区一个穿越者敢妄言判断的了。
这个世界的武道大宗师去了前世,也没有资格对先锋科技指手画脚,妄谈进退。
更別说,鹿沉前世不过是个普通大学生学识的水平。
虽然此前可以靠著另一个世界的知识,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理解这个世界的武道,但也仅限於基础认识而已。
於是,他缄默其口。
许冬枝开始对鹿沉传授起她所讲述的几门辅助法门,一连传授几日,都是通过不同的法子,帮助鹿沉掌握“心气”。
是掌握心气,而非生出心气。
因当“志火”燃起,“心气”已自然普照周身,只是人往往无从自知,因此不会运用。
就如同人忽然生出第三只手,虽然这是自己已有的器官,但是一直都是使用两只手,往往不会把第三只手当做自己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追书认准 101 看书网,?????????s??.???超讚 】
这也是那些秦子尘府上的散人野修,点念灯、燃志火多年,但是却一个也难以掌握心气的缘故。
他们无法醒悟到自己已经拥有心气,还傻乎乎按照江湖上的理论,去逼迫“志火”生出什么东西,自然是空用功。
一旦掌握心气,就可以通过心气影响形骸。
譬如,在许冬枝传授的典籍之中,就有一句话讲得很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