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武道为什么用『火』来比喻吗?”

就在鹿沉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时,许冬枝再次开口。

“史书记载,五千年前,诸国林立,天下未定,中原宋、吴、越、韩、狄等国纷爭不断。那时荒野中出了一位古贤,能徒手撕裂虎豹、搏杀熊羆,超然脱俗,被尊为古往今来第一位『念灯境』武者,奉为『武祖』。”

她抬眼看向鹿沉:“『念灯初燃』的境界,就是由武祖开启。其实用金、木、水、土来比喻,换个词也能成立。为何独独用『火』?没有確凿证据,后人推测,可能是武祖受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古老传说启发。”

鹿沉听得入神,前世记忆翻涌不息。

“这五千年前,听起来就像前世的春秋战国,也是思想大爆发的时代。前世有孔、老、墨、释、苏格拉底等先贤,在这个世界,则有开创武道初境的武祖……原来如此,世界虽不同,追寻真理的道路却相通。”

感慨至此,他不禁脱口而出:“无论哪个文明的先民,在最初阶段,都免不了崇拜光和火焰。我大胆猜测,火焰升腾,便象徵太阳。对太阳的崇拜,恐怕就是一切神巫、礼教、哲学思考最初的源头。”

话一出口,他忽然觉得安静得过分。抬头一看,只见许冬枝像看什么怪物似的盯著他,神色震动,似乎倒抽了一口凉气,半晌说不出话。

这目光让鹿沉颇为不自在,“呃……怎么了?”

“没什么。”

许冬枝摇摇头,“只是这话……好像直指根本道理……嘖,你果然与眾不同,总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总能抓住关键。事实也確如你所说,武道自比作火之后,它的演变发展,真的一步步在接近太阳的意象。”

一边说话,一边凝视著鹿沉,咀嚼著他的话,心中暗暗消化,隱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宏大视野。

她心中暗想:“太阳崇拜,確有道理……但把它提炼成一条普遍规律,真是闻所未闻。简直像他亲眼见过『多个文明的先民』,而且每家都有相似特徵似的。这傻大个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此刻她对鹿沉思想的惊异,甚至超过了之前对他敢於质疑的欣赏。

敢於质疑的人虽然稀少,但並非没有。许冬枝自己就是其中之一,只是反应不如鹿沉这般初入门径便顿悟来得敏捷,比他慢了一两年。

慢就慢了,前提是还能比较快慢。但这番“太阳崇拜”的言论,却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宏大气魄,仿佛鹿沉眼中看到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超越了个人,贯穿了整个文明的源流。

这种思想,不仅许冬枝从未想过,也从未听宗门里的前辈宿老提起过。这话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至极。若以此为基础,假以时日,或许真能开创武道的一大新境。

暂时无暇深想,许冬枝只得继续道:“武祖虽是开天闢地的大贤,但终其一生,也只停留在念灯境。”

“此后武道流传开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知念灯,再无更高境界。此后每隔两三百年,才有惊才绝艷之辈横空出世,不断拓宽武道的边界,直到今天。”

“念灯境、形骸境、服元得气、斋主人、真住我……每一个境界的突破,都经歷了百年甚至千年的积累,才造就了如今的武学盛世。”

“换句话说,武道在不断演进,日益壮大。从古至今,是越来越强的。武祖虽受后人敬仰,但实力恐怕不如现在的初窥门径者……比如你,他恐怕胜不过你。”

“所以有句话,道出了武道演进的根本动力,可概括为四个字:『是火天日』。意思是,回望千年历程,武道典籍日益厚重,天才如过江之鯽,英杰代代相承。终有一日,武道之火將燎至天际,敢与日月爭辉!”

许冬枝说到这里,不免胸怀激盪,豪情满怀。將人力壮大武道,比作举火向天、挑战太阳,这是何等宏大的伟业?何等崇高的追求?

武者的骄傲与梦想,尽在於此。

就像前世的科学家,敢於宣称自己是在探索宇宙真理,追寻那至高无上的法则。

“是火天日。”

鹿沉重复著这四个字,体会著其中的豪迈气概,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