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將军,我们只能干了!”

蒋英沉著脸大吼一声:

“动手!”

周围的街道拐角和胡同里面,立刻衝出了几十个士兵,挥刀冲向门口的胡大海一行人。

胡大海哈哈大笑,立刻拔出腰刀杀向蒋英:

“我平日不爱杀人,但现在你们自己要找死,那可就怪不得我了!”

蒋英本能的拿出袖中的铁槌迎战,但是双方弗一照面,蒋英手中铁槌直接就飞了出去。

蒋英手心剧痛,虎口鲜血直流,心中暗叫不好,下意识的想要后退。

心中也顷刻间反应过来,没有机会偷袭就应该先后退,等埋伏的士兵出来围攻。

就算是继续作战,也不该用短柄的铁槌,至少要拿把刀。

但是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迟了。

胡大海刀背向上,磕飞蒋英手中铁槌后,立刻就往回抽刀。

刀刃在身侧划过一道弧线,迅捷至极的绕过蒋英试图格挡的手臂,轻轻巧巧的划开了蒋英的咽喉,殷红的鲜血立刻喷涌而出。

胡大海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將领,虽然现在作为主將很少亲自近身格斗了,但是杀人的技巧早就已经成了他的本能。

胡大海没有试图用大力砍下蒋英的头颅,那样刀刃容易被脊椎骨卡住。

战场上武器被卡住会非常危险。

关键是砍头需要蓄力,就算是想要斩断蒋英的胳膊,也都需要一点时间来蓄力。

就算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都有可能让蒋英反应过来。

所以胡大海没有蓄力,而是用恰到好处的巧劲,在这一瞬间割开了蒋英的喉咙。

蒋英是个苗人头目,虽然不缺勇武,但技巧却差了胡大海一筹。

关键是今天本来准备暗杀,他手中的武器也不趁手。

蒋英在完全劣势的情况下,还要跟胡大海近身格斗,胜负和生死都瞬间就见了分晓。

蒋英难以置信的瞪大了眼睛,喉咙里面发出咕嚕嚕的诡异漏气声。

双手本能的去抓喉咙,却根本没有任何用处了,鲜血还是从他的手指缝中不断涌出。

胡大海周围的护卫都是他的亲信,本来就要在战场上帮主將补刀和挡刀的。

此时也都已经拔出了各自的腰刀,直接將蒋英彻底砍死在现场。

胡大海没有去看蒋英,直接挥刀砍向另外两个苗將。

胡大海的儿子,胡关住吹响了事先准备的號角,本来就在各地待命的士兵陆续赶来。

蒋英为首的三个苗將,自知叛乱必死,所以力战到底,最后全部被当场砍死。

他们埋伏的几十个士兵,死伤过半后无力再战,惶恐之下跪地求饶。

胡大海站在衙门口下令,把城外的士兵都调进来巡逻戒备,自己带投降的士兵下去审问。

弄清楚了大致的情况后,就让自己儿子给朱元璋写信,匯报金华的情况。

同时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写信给浙江各地有苗兵驻守的城池守將,防备苗將和张士诚。

处州(丽水)的苗將李祐之等人,得知蒋英发动叛乱且被诛的消息,担心自己因为与蒋英相同的出身而被牵连,惊惧之下也准备杀主將耿再成叛变。

原本歷史上李祐之暴动成功,耿再成等守將当场丧命,处州也被李祐之等苗將控制。

但现在耿再成先得到了朱元璋的提醒,就已经有了防备的心理。

收到胡大海的消息后,更是抢先一步动手。

直接派兵去控制了李祐之等核心苗將,提前將其抓捕软禁起来。

同时调动应天来的嫡系守备部队,小心的压制和安抚本地的中低层苗將和苗兵。

处州局势勉强维持了基本的稳定,李祐之等人的暴动被消弭於无形了。

另一边,诸暨相比金华和处州而言,与应天的距离更近。

诸暨守將谢再兴最先收到了朱元璋的通知。

谢再兴马上整军备战,並安排更多哨探外出,专门探查张士诚方面动向。

哨探第二天就探查到,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正率军来诸暨。

谢再兴马上率军出城,在必经之路上设伏。

第三天上午,张士信率军一头撞进了埋伏之中,直接被谢再兴率军杀得大败而逃。

原本歷史上要鏖战旬月的战斗,短短一天时间就直接结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