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前院安排军队的事情,马秀英留在后院安排家中的事情。

马秀英按照朱元璋的要求,下令暂时禁止家中僕妇外出,需要採买物资的也暂停。

同时安排一批僕人,看紧內院各处门户,一批僕人在院墙內侧巡视。

在国公府的墙外,还有军队的披甲卫兵在巡逻。

现在有了马秀英的命令,那就没有人能够自行出入国公府的院子了。

马秀英自己带著朱五,亲自照看。

马秀英担心朱五会不分场合的乱说话,说出些奇特的言论被奶妈和僕人们听去。

朱元璋做好安排,就再次回到后院,去找妻子和朱五。

在马秀英的房间里面,夫妻两个屏退了所有的僕人,让妻子抱著儿子说话:

“孩儿,你跟爹说说,除了之前那些,你还知道些什么?”

朱五不知道朱元璋想要知道什么,所以这时候有些茫然的看著朱元璋。

马秀英回忆之前朱五说话的方式,在旁边引导说:

“孩儿,你跟爹娘说,你还能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朱五明白了,这次朱元璋没有明確的目標,就是想听听以后的事情。

於是就再次伸出了双手,念诵自己准备好的说辞:

“陈友谅、张士诚既平,至正二十八年正月,父皇乃登基称帝,国號大明,建元洪武。

“娘亲为皇后,大哥为太子,二哥秦王,三哥晋王,四哥燕王,我是吴王。

“兴师北伐,平定山东,收復河南,中原即安。

“徐达至通州,元帝夜出奔,走居庸关北逃开平,燕云重回汉土。

“海路收浙、闽、粤地,陆路入关中,纳秦晋,平川蜀,灭段氏,天下乃大定。”

朱五先把陈友谅、张士诚灭亡、朱元璋登基称帝、收復中原、平定天下的事情说了,好让他们两个能高兴也能安心。

马秀英听了朱五的几句话,果然就忍不住笑逐顏开了:

“当家的成了皇帝,最终平定了天下,我当了皇后,他们兄弟几个都是王了。

“不过这个国號最终选了大明吗?不是大中,也不是现在的吴?”

朱元璋对国號的选择,最初是比较理想化的,本来想要用“大中”,也就是中国的中。

驱逐韃虏后建立的新王朝,会理所当然想到中国这个號。

朱元璋早期铸造的铜钱,就直接写上了“大中通宝”,去年就已经开始发行了。

唐朝以前,铜钱不刻年號,唐朝后期和宋朝,年號与国號並行。

明朝建立以后,铜钱上的字样开始以年號为主。

明代铜钱之祖是现在发行的大中通宝,而不是明朝建立之后发行的洪武通宝。

朱元璋登基的时候放弃了大中,將国號改成了大明。

朱元璋性格较为严肃,虽然对自己能登基平天下的未来,心中当然是有期待的。

但是也始终带著忐忑和谨慎的心態,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做到。

现在听自己儿子说出这种结果,朱元璋心中也鬆了口气,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容。

朱元璋又听著妻子的问题,自己其实也有点疑惑,也跟著追问了一句:

“我的孩儿,这个大明是如何选定的,你能看到什么吗?”

朱五仔细的回想了一下,看著朱元璋说: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以大明承大元,收元庭遗老。

“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父亲恰好为僧游歷四方。

“故以明王安红巾旧部。”

朱元璋听到这些,心中顿时恍然大悟,然后又轻轻嘆了口气:

“大明確实更合適,能儘可能的安定四方。

“孩儿你……还能看到什么吗?在这之后的事情?”

朱五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为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慢慢说了一些半真半假的东西:

“楼船蔽日,旌旗万里,出东海,下南洋,平高丽,收交趾,倭国入贡。

“倭国之地方数千里,实较闽浙二地为广,丁口亦有近千万之数,且国富有金银山。

“倭国南北朝混战,流民出海为寇,统称倭寇,后祸乱东南百有余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