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纵观大魏境內,设有六个常驻军,分別设在『南燕』、『成皋』、『碭山』、『睢阳』、『汾陘塞』、『大梁』六个地理位置比较关键的地方。

这六支军队的人数以『营』为单位,每个地方设有两到五个营不等,每个营五千名士兵,是大魏的主力,可称呼“精锐”二字,大概是八万兵左右。

当然,偌大的魏国,断然不可能只有这八万军队。这八万的兵力,是在撇除了地方守军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换而言之,这八万军队可以隨意调动,不至於会令地方守卫陷於无法运转的窘迫,即可以用於征战的军队。

若是囊括大魏所有的兵丁,那么人数应该超过三十万,但遗憾的是,这其中有二十余万兵丁属於是守戎军队,分布在魏国大小城池、边防要塞,负责本地的治安、缉盗、城门关启等等,正常情况下几乎不会调动。

而常驻在大梁京郊的军营,因为屯扎在大魏都城大梁北部浚水的关係,因此得名『浚水营』,总共设有五个营部,共计军队人数两万五千人,是大魏境內最大的一个兵营,近乎那八万人数的三分之一,负责卫戎京师以及支援边疆。

洪德十六年九月十四日早晨,赵弘润带著自己十名宗卫,以及从弟弟弘宣身边暂借的十名宗卫,首次出城离开大梁,来到了浚水营这座屯扎在京郊的军营。

通行的,非但有魏天子的皇輦,还有另外许多陪同成员。

比如说纯粹来看赵弘润如何收场的兵部官员,以及好奇赵弘润这位八皇子如何说服这浚水营兵將的礼部官员与户部官员,还有陪伴在天子左右的中书左右丞藺玉阳与虞子启。

除此之外,闻讯而来的还有雍王弘誉、燕王弘疆、以及六皇子弘昭与九皇子弘宣。

到了浚水营后,魏天子与其余人皆在营外稍歇,由赵弘润领著那二十名宗卫率先进入了浚水营,与浚水营的五营大將军百里跋交涉,毕竟魏天子有言在先,他这次虽然允许了赵弘润的建议,但是並不会给他丝毫的帮助。

在通报之后,浚水营五营大將军百里跋在帅帐外等待著赵弘润与二十名宗卫。

远远望见站在帅帐外等候自己一行人的百里跋,赵弘润赶紧加快了脚步,上前主动拱手抱拳行礼。

因为百里跋这位浚水营五营大將军的身份相当特殊,那是魏天子曾经未坐上皇位前的十位宗卫之一。按照歷代皇子与宗卫的亲密关係,哪怕赵弘润喊他一声叔叔也不为过。

不过因为是在浚水营內,赵弘润还是老老实实地以军职称呼对方。

“百里大將军。”

浚水营五营大將军百里跋亦微笑著抱拳还礼,请赵弘润入帐。

在帐內分主次坐下,百里跋坐在帅位上,赵弘润坐在帐內陪席。

望著百里跋身著甲冑威风凛凛的样子,无论是沈彧等宗卫,亦或是九皇子弘宣的十名宗卫们,都不由地对其有些羡慕。

也难怪,毕竟百里跋亦是宗卫出身,可以说是他们的前辈,在魏天子登基为天子后,这位曾经的天子宗卫便水涨船高,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大將军。

不可否认,百里跋会是所有皇子身边宗卫们所追逐、憧憬的目標。

而百里跋儼然也是注意到了赵弘润身后那二十名宗卫火热的目光,脸上微微露出几分笑容,对著他们点点头打了声招呼,毕竟他也是从宗卫一路走过来的,自然明白这些宗卫们此刻心中所想。

“八殿下,这件事陛下昨日已发书知会过我了……很抱歉,我不能帮你什么。”

百里跋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歉意地向赵弘润表明了他的立场。

赵弘润对此並不在意,毕竟魏天子已有言在先,身为魏天子曾经的宗卫、如今亦是最信任的大將军,百里跋又岂敢违背自己几十年的主子,私下给予赵弘润帮助呢。

“百里大將军言重了,弘润与父皇打赌之前,便已有所预料。不过……”眼珠一转,赵弘润试探著问道:“大將军对於我大魏向楚求和怎么看待?”

百里跋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在望了一眼赵弘润后,笑呵呵地说道:“八殿下不必在试探我了,某身为將军,自然无法容忍楚蛮子侵我大魏疆土……但前提是,殿下得按照与陛下的约定,说服某军营內上下兵將……”

百里跋毫不犹豫地便表明了他的立场,显然他也是倾向於对楚宣战的,当然了,前提是赵弘润能够贏下这次的赌局。

对此,赵弘润很满意,毕竟在清楚了百里跋的態度后,哪怕这位大將军並不会给予什么帮助,但也能默许赵弘润做一些比较出格的事。

“百里大將军放心,我定会给大將军一个痛击楚人的机会的。”

见赵弘润仿佛成竹在胸,百里跋不禁有些诧异,好心地提醒道:“殿下恐怕还不知吧?……昨日你与陛下在垂拱殿立下约定,傍晚时分我浚水营便传开了消息,说殿下你为了保玉瓏公主一人,不惜將我浚水营数万將士推上战场,视数万兵將性命如无物……不夸张地说,某营中兵將们眼下可是恨不得生吞了殿下呢!”

赵弘润愣了愣,旋即失笑道:“贵营的消息好灵通啊……百里大將军可知是何人传播的消息?”

“除了兵部,还有谁人能自由出入营中?”百里跋毫不在意,撇撇嘴说道。

“兵部……”赵弘润喃喃念叨了两句,对身后的宗卫吕牧道:“吕牧,记得事后將兵部郎官以上大人的名讳记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