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察御史的监督下,文武百官已经没了朱雀大街上的慵懒模样,各个庄严佇立,神色肃穆。

郑畋越过百官,来到前头站定,不一会,承天门打开,百官鱼贯而入。

果然,皇帝没有上朝,诸多官员大失所望。

別说是百官,即便是宰相也已经许久未曾见到皇帝。

朝政都被其委託给了田令孜,就连奏对也从紫宸殿、思政殿换到了枢密院。

懿宗皇帝虽然怠政,但是在关键事项上还是亲自过问,但是新皇直接甩手不管,也是一个十二岁的孩童知道些什么呢?宦官们真的是越来越会挑皇帝了。

田令孜操弄著腔势,主持著朝会仪式,百官对著空荡荡的龙椅行完跪拜之礼,便退出了皇城,而宰相们则是来到了枢密院。

枢密院中,宦官与宰相分坐两旁。

郑畋先是看向对面新的宦官四贵,两位神策军中尉刘行深和韩文约,被田令孜联合西门家族和杨氏家族给排挤出局,田令孜从小马坊使一跃成为了枢密使,杨復恭则是当上了神策军中尉,而西门家族获利最大,凭藉陈昭收復嶲州的功劳,西门季玄任神策军中尉,西门思恭依旧任枢密使。

可西门思恭和西门季玄脸上却不见丝毫喜色,宦官四贵,他们西门家族一下子占了两个,树大招风,已经引起其他宦官家族的联合排挤,屡屡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估计不久后西门季玄就要出任凤翔监军,至於空出来的神策军中尉一职。

郑畋回眸看向宰相,宰相中位居首位的是萧仿,如今已经七十高龄,新皇登基后,他扫除韦保衡弊政,朝廷各项职能恢復,展现出新的气象。

萧仿之后是当初被韦保衡构陷的刘瞻,如今被平反,二度入朝为相,再往后赫然是王鐸,韦保衡当政时期,就一直是个吉祥物,碌碌无为,没想到硬是在政事堂混到现在。

再往后的宰相刘鄴脸色就不太好看了,当初韦保衡构陷刘瞻,他也有份,如今刘瞻回朝,他刘鄴在政事堂应该待不了多久了。

而在郑畋之后的是从翰林学士濯拔上来的卢携,他趁著新皇登基的机会,率先投靠了田令孜,获得了相位,不过郑畋观之,却是空谈之辈。

田令孜轻轻咳嗽一声,將郑畋心绪拉回,

“南詔胆敢趁著新皇登基犯边黔中,分明是没有將陛下放在眼中,君辱臣死,秦匡谋已经被斩首,如今该派何人为帅,出兵黔中,为陛下尽忠?”

唐朝尚武,无论对內还是对外,只有打得过和打不过,从不会有打还是不打的疑虑,更不会有宋朝钱买平安的做法,从朝臣到宦官皆是如此。

干就完了,打贏了,抢钱抢粮抢女人,打输了被別人抢。

所以议事主题只有调派哪个藩镇军队,选用何人为將,对於人选也就两个,陈昭和高駢,只有他们两个大胜过南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