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是名叫赵辞的学生所写,立意於律法公平......”
“第六篇是名叫王泽的学生所写,立意於分化拉拢,以夷制夷......”
“我西川能得如此之多的大才,何愁南詔、西山八部、党项蕃羌不平,罗先生,烦请你结合这些学生的观点,融合思想教化、武力镇压、经济绑定、分化拉拢、律法公平等做法,写出一篇治夷方略,放进政务学院的教授课程中,让西川的官员一起学习。”
“遵命。”
看到陈昭对收復夷狄之事如此热衷,罗隱也算是看出陈昭发表《华夷之辩》的意图,从袖中取出一封公文,
“留后,这是西山八部的请罪书。西山八部都说是奉了节度使路岩的命令,这才发兵入川平叛。”
陈昭没有表態,反倒是问道:“韦叔桓里通外敌之案审的如何了?”
“有爨赤达和卓氏蕃的供词在,可以给韦叔桓定谋逆罪,按照律法要全家抄斩,可是韦氏毕竟是韦皋公之后,是否从轻发落?”
“哼,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告诉王偃,该定什么刑罚就定什么刑罚,首恶韦叔桓斩首,传首西山八部,韦氏一族全都流放嶲州,韦氏田產全部充公。”陈昭的煞气让罗隱为之一震。
“杨庆復、梁重、杜寒山、苏子凌、严师立、崔衍现在何处?”
罗隱早有准备,“除了梁重將军在导江县驻守外,其余人均在成都。”
“唤他们过来,使府议事。”
片刻后,陈昭衙署偏厅,眾人都已经到齐,陈昭將西山八部的请罪书发给眾人一一查看。
“诸位先看下这份请罪书,大家议一议,如何处理西山八部。”陈昭没有搭杜寒山的话茬,对著眾人说道。
杜寒山心思剔透,今日前来议事的人中,除了严师立和崔衍,兵马使杨庆復,军需使苏子凌,加上自己这个行军参谋,都是代表著军方,留后这是打算对西山八部动兵了。
果不其然,只听罗隱说道:
“刚刚留后批覆了韦叔桓的刑名,以叛国罪论处,韦叔桓斩立决,传首西山八部,韦氏族人流放嶲州,韦氏田產充公。”
此言一出,杜寒山和苏子凌並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同为世家出身的杨庆復、严师立和崔衍心中巨震,在八大世家中,得益於韦皋公在僚、蕃、党项、羌族之间的威望,韦氏的实力算是最强的,几乎控制了所有的马帮商路。
以往陈昭与世家之间只有利益之爭,並没有撕破脸面,可这次虽然是韦叔桓自己作死,可陈昭说斩就斩了,动了刀兵,见了血,他们三人心中同时涌起兔死狐悲之感,难道陈昭要开始拿他们世家开刀了?
此刻西山八部的死活,他们三人已经不再关心,他们只当做这是陈昭借题发挥,要拿世家开刀。
今天因为西山八部灭了韦氏,明天就会因为“东山十六部”灭了严氏。
陈昭將三人表情尽收眼底,发出灵魂拷问。
“西山八部盘踞在商路关隘之处,与你们世家联繫密切,你们三位先说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