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表態支持的严氏和杨氏,崔氏表示了中立,崔氏虽然没有参与到生意,但是崔文璟却是负责陈昭的横渠书院成立,如今陈昭得势,日后横渠书院的学生进入西川做官的渠道便算是打通,崔家日后在西川文官中的影响力极深。

其他五家则是在韦氏的攛掇下表態反对,他们经过测算,即便按照五成比例徵收除陌钱,自己的產量上去了,他们也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一来他们也想和严氏、杨氏和崔氏那从陈昭那里获得额外的补偿,二来他们获得两成利润,另外的五成利润都被陈昭抽走,而且是每家的五成,他们担心陈昭由此做大,日后他们再也没有和陈昭抗衡的实力。

成都节度使府,陈昭听到了杨庆復送来的消息,不屑地一笑,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景略,让你们各家过来和杨执签订设备採买协议吧。利润这么丰厚的生意,他们世家不做,有的是人想做。”

王维舟、宋问之、王景略、杜寒山、苏子凌等人家族或是寒门,或是小家族,陈昭早就打算將霜和布生意放开,而不是任由世家垄断了。

既然世家们摆谱,那正好给了陈昭藉口,而且不只是他们,锦江商会会像西川所有百姓开放织造设备採买,这么大的蛋糕,应该整个西川的百姓共同来分。

而且陈昭对他们的条款一视同仁,除陌钱五成,所有工人都按照工作量发放薪酬,不得出现剋扣工人薪资情况。

锦江商会向西川全民开放设备採买的消息,迅速席捲各大世家。

各大世家家主纷纷慌了,他们本以为自己可以要挟住陈昭,没想到这招的手段如此凌厉。

技术、原料、人力,资金四大生產资料,世家除了资金占了优势,其他是一项都不占。

从一开始,谈判的筹码就不在他们手中,陈昭只是不想先做背信弃义之举,如今是世家们先当了恶人,那就別怪陈昭无情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和韦氏站在一起反对陈昭的高氏、张氏、李氏、鲜于氏纷纷反水,答应了陈昭的条件,只有韦叔桓一人被气晕家中。

也由不得他们不答应,所谓一步慢,步步慢,此时若是还不肯低头,那么布和霜这两项生意將会彻底被其他人给取代。

一时之间,锦江商会布织机和霜提纯机器的订单纷至沓来,仅仅是定金就已经超过三十万贯钱。

而因为钱粮中断而导致的戍堡修造,也因为世家们补齐了六十万贯钱,而继续启动。

这一轮博弈下来,世家分担没能让陈昭取消除陌钱的徵收,反倒是让原本属於他们的蛋糕彻底分了出去,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陈昭也没有让他们白银钱,在锦江商会的设备订单里,他將世家豪族排在了前面,优先供应他们,让他们挽回了先发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