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邛崍出发前往雅州,走的是蜀身毒道在四川境內的线路。

雅州是南詔、吐蕃和唐朝的交界之处,是抵御南詔和吐蕃的西南锁钥,如今吐蕃已亡,雅州则是成为了汉、蕃、羌的文化交融之地。

同时雅州也是茶马古道和蜀身毒道的交匯点,无数的商队马帮在此进行货物贸易和资源补充。

杜佑给陈昭发了一份转运物资至嘉州的文书,並同步发给了成都,陈昭也写了一封亲笔信,讲述了行程变更的情况,让驛卒顺带送到西川。

拿上转运文书,陈昭带领队伍再次启程。

出了邛州,沿著驛道往西南方走,沿著邛崍山脉,地势渐高,道路开始崎嶇,成都平原进入川西的咽喉邛崍关便设置在此处。

西南的贸易中枢主要在成都和雅州,从成都到雅州走邛崍多是崎嶇山路,而沿著岷江顺流而下,到嘉州转走平羌江水路到雅州是商队的主要选择。

而从雅州到邛崍这段,多是行军为主,沿途险要之地均都设置关隘用来防御吐蕃东进,如邛崍关、百丈关、金鸡关。

自从吐蕃灭亡之后,这些沿途关隘也渐渐军备废弛,以收取来往商队商税为主。

陈昭身上带有杜佑给的转运文书,一路畅通,顺利地通过了邛崍关和百丈关,在天黑之前终於到达了名山驛。

此时行程已过半,预计明日下午便可到达雅州。

第二天,道路变得越发崎嶇,路上的商队渐渐多了起来,多是从雅州往邛崍而去,其中竇氏商会占了多数。

在邛崍时陈昭便打听到,自从竇滂上任之后,雅州的税赋都被其转运至邛崍,进了他自己的私库,而从邛崍发往前线的钱粮补给却不见多少,士卒多有怨言。

因为有了卢耽参照,陈昭高估了唐朝官员的素质,对这些流言半信半疑,可如今看到不断前往邛崍,明目张胆的竇氏商会,陈昭心中便信了七八分。

沿著邛崍山余脉一路翻山越岭,行进途中,在前斥候的齐铭忽然来报:

“队正,前方山腰有一商队拦路。”

嗯?陈昭走上前去查看,此刻陈昭他们刚刚翻过一座山丘,正在下山路段的半山腰,对方商队也是刚刚翻过一座山丘,也是处於下山路段的半山腰。

对方此刻正盘地席坐歇息,陈昭眉头一皱,马队装满物资,下山路段受重力影响,绝不会在半山腰歇息,定会找一个平缓地方,或是山谷或是山顶,对方居然在半山腰歇息,真是怪哉。

陈昭细细看去,对方拢共两百人左右,都是睛深鼻高的蛮族,都是商队打扮,来往的商队中都会僱佣廉价的蛮族苦力,也不见有何奇怪。

况且自己这边士兵加上民夫,有四百多人,即便对方心有歹意,也是不惧。

不过出于谨慎,陈昭还是分出十名军士,推著空置的车辆走在前面,万一有变,可隨时用车架构筑防线。

其余士兵穿插在民夫之中,以防不测。

隨著两队人马互相接近重叠,气氛紧张到极致,仿佛一锅热油,只要一滴水,便会四处飞溅。

想像中的衝突没有发生,两只队伍脱离了接触,就在陈昭鬆了一口气的时候,场中惊变。

只见对方最后三人,从车架上抽出刀,直接朝著垫后的军士劈砍而去。

“高狗,孬兵!”刀刃劈砍开藤牌的摩擦声令陈昭毛髮皆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