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安排了六圈的定量(stint),两圈暖胎,两圈模拟比赛节奏,两圈冷却。你自己决定从哪里开始推进。”
详细,准确,手把手引进门,又不至于事无巨细地完全框死。
顿了顿,博雷佩勒继续解释道,“我们将这种节奏段称为‘定量’,以更换轮胎为起点,到下次进站更换轮胎结束,每一个定量都是收集数据的窗口。”
gp3的自由练习赛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一般来说,车手可能采用两套不同的轮胎,分为两个定量来跑,测试轮胎和赛车的状况。
现在,博雷佩勒就正在一步步将陆之洲引领进入真正的方程式赛车世界。
“收到。”陆之洲的回应简洁明了,他已经离开p房,经过维修区,准备上赛道。
博雷佩勒停顿一下,陆之洲的回应着实太简单,令人不安,居然没有任何疑问吗?随后他又补充道。
“记得重点关注左前胎温升,以及三号弯和十三号弯的刹车点。如果出现转向不足或者制动偏软的话,记得打方向盘右下的标记按钮。”
在赛车方向盘上,有一个按钮,每当车手察觉赛车异常的时候,他们都可以摁下按钮记录,等练习赛结束之后,他们根据数据表和车手展开对话沟通,详细了解赛车的状况,再进行调整以及设置。
博雷佩勒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太详细了一些,如同鸟妈妈一般。
就在此时,耳机里传来陆之洲的声音,“收到。我会重点感受负载转移和后翼稳定性。”
博雷佩勒眼睛微微一亮,短短两句交流,干净简洁、直接高效,一下就能够感受到陆之洲的风格。
车轮碾压红白相间的维修区出口线,悬挂轻轻颠了一下,熟悉又陌生的赛道瞬间在眼前舒展开来,扑面而来的微风卷着阳光、海水和笑声,斑斓绚烂的色彩宛若奔腾河流一般在视野两侧激荡汹涌。
没有紧张,没有雀跃,也没有激动。
反而有种熟悉感注入血液,今天整整一天坐在显示屏前面,反反复复和这条赛道打交道,尽管这才是陆之洲第一次真正地踏上赛道,但深深烙印在脑海深处的记忆却如同画卷般一点一点铺陈开来。
陆之洲没有立刻发力,他知道不少眼睛都在盯着他,他也知道竞争对手都在观察他,但这些意气之争对他来说没有任何价值,他有自己的节奏和计划,他才不会为了一口气打乱自己的全盘布局呢。
第一圈,陆之洲几乎全程松油门,用方向盘微微调整入弯角度,细细感受路面起伏和抓地力分布。
赛道之上可以明显察觉到行车线和非行车线的区别,一层一层残留下来的胎胶清晰地描绘出行车线,如果赛车准确压在上面,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更多抓地力,并且减少轮胎磨损。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行车线人人都知道,不动脑筋地跟着行车线走,没有真正建立自己对赛道的理解,一旦进入真正比赛里的攻防对抗,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可能出现诸多意外。
所以,陆之洲在观察在扫描在体验,以自己的风格完成对每个弯角的分析,简直如同闲庭信步一般。
这一幕,落在拉塞尔的眼睛里。
他依旧在p房,暂时没有着急上赛道,通过电视屏幕看到这一幕,秀气的眉毛纠缠在一起,满头问号——
那家伙在做什么,婴儿学步吗?
难道他真的对方程式赛车一无所知?
才登场,就丢人现眼,art的脸面都丢光了。
今天第三更。新书期倒计时,最后冲刺期,请大家再坚持一小会儿,少年恳求各位大佬的给力支持,谢谢大家!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