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飞龙-2地空飞弹
前线总指挥眼前一亮:"这样我们就能提前得知敌机动向,有充分时间组织防御!"
"没错,"李明远点头,"更重要的是,这些雷达车製造相对简单,可以在一周內批量生產。先把预警网铺开,为地空飞弹系统贏得研发时间。"
"妙啊!"前线总指挥拍案而起,"这次一定要给敌国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
会议结束后,李明远立刻组建了两个研发团队,一个负责地空飞弹系统,一个负责机动雷达车。
他亲自担任总设计师,日夜不休地推进项目进度。
"李总工,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身体扛得住吗?"老刘担忧地问道。
李明远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咧嘴一笑:
"没事,我这身体好著呢。再说了,咱们的国家跟敌国拼的就是时间。他们有世界一流的工业体系,如果给他们足够时间研发对策,我们就麻烦了。"
老刘点点头:"话是这么说,但您也得注意身体啊。"
"放心吧,我好著呢。"李明远拍拍老刘的肩膀,"对了,第一批机动雷达车什么时候能下线?"
"按照目前进度,三天后就能完成10辆,然后每天可以生產5辆。"赵刚回答。
"太好了,"李明远满意地点头,"第一批下线后立即送往前线部署,越快越好。"
与此同时,地空飞弹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李明远利用之前研发空空飞弹积累的经验,大胆简化了飞弹的电子系统,增强了机械可靠性。
"火箭发动机测试成功!"技术员兴奋地报告,"推力达到设计值的97%,足以將飞弹推到2万米高度!"
"制导系统也调试完毕,"另一位工程师补充道,"模擬测试显示,命中率可达85%。"
李明远满意地点点头:"好,按照这个进度,再有十天我们就能进行首次实弹测试。"
就在这时,老刘匆匆跑来:"总工,好消息!第一批机动雷达车已经下线了,比计划提前了一天!"
"太好了,"李明远眼前一亮,"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培训操作手,然后连夜送往前线。"
三天后,十辆轻型履带雷达车抵达前线,分別部署在各个关键区域。
这些雷达车虽然简陋,但性能却出奇地可靠,探测距离可达100公里,完全能够提前发现敌机编队。
雷达操作员们经过短期培训后,很快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
他们二十四小时轮流值守,时刻监视著天空中的动静。
"这些小傢伙真灵啊,"一位操作员惊嘆道,"100公里外的飞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是啊,听说是李明远设计的,那傢伙简直是个天才!"另一位操作员附和道。
第二批、第三批雷达车也陆续下线,送往前线。
很快,一张覆盖整个前线的预警网络逐渐成形,大大提升了龙国军队的防空预警能力。
指挥部內,通讯兵们忙碌地接收各雷达站传来的情报,將敌机动向標註在大型沙盘上。
"太神奇了,"前线总指挥惊嘆道,"现在我们能够实时掌握敌机的一举一动,再也不用担心突袭了。"
李云龙哈哈大笑:"这就叫'明者见於未萌,智者见於未发'!敌国佬想偷袭我们,门都没有!"
……
与此同时,李明远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终於完成了第一批地空飞弹的组装工作。
"总工,全部零部件检查完毕,一切正常。"检测主管报告道。
李明远点点头:"好,明天进行首次静態测试,后天如果一切顺利,就进行实弹发射测试。"
他走到飞弹前,轻轻抚摸著这具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枚代號为"飞龙-2"的地空飞弹,全长10.8米,直径70厘米,装药195公斤,最大射程34公里,最大射高22000米,最大速度3.5马赫。
如果测试成功,它將成为龙国军队防空体系中的压箱底武器,彻底改变战场態势。
静態测试非常成功,所有系统都表现出色。
李明远决定次日进行首次实弹测试,目標是一架无人驾驶的靶机。
就在测试前夕,前线雷达站突然传来紧急报告。
"指挥部,这里是雷达站三號!发现大批敌机编队,距离200公里,正在高速接近我方阵地!"
"指挥部,雷达站七號报告,西北方向发现敌机编队,数量约60架,高度8000米!"
"指挥部,雷达站五號確认大批敌机接近,至少有80架f-86战斗机,可能还有轰炸机护航!"
前线指挥部內,警报声大作,所有人都紧张地盯著沙盘,看著那些代表敌机的红色標记逐渐逼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