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831.辽东高丽似合流

代替张巡封赏完御前诸军,张榕还挺兴奋。屁顛屁顛的跑回来的,准备和张巡做个专项匯报。笼络军心,別说在封建社会了,就是近代、现代,那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

对吧,川宝就算是挪用资金,他都先把美军的军餉给付上。

其他地方出事,那就是出事,黄河发大水了,淹死了不少百姓,后续拨款賑灾,收拢河道便是。军队要是出了事,那可就不是等閒的事態啦。毕竟军队作为暴力机器,是有可能推动改朝换代的。

李自成变得很能打,是因为沿边各镇数以万计的官军投降(投奔)於他,而他又能掠取得餉,供养军兵。隔壁韩国的全小將那就更好了,拍电视剧拍电影,搞得好像他还歷经艰险,才夺权成功。实际上振臂一呼,三军改弦更张,直接投了全小將,打进青瓦台。

现如今封赏军队,肯定要把大军兵士们热烈欢呼,全心拥戴我老张家和带寧的盛况,转达到位啊。

要不这爵赏,就白髮了呢。

通报进勤政殿,不单是宰相们,兵部、河北安抚使司等处的官吏员弁也都在。张巡让张榕坐在一侧先听著,这边正在议论更重要的军情。

说得自然是河北燕山一线,东道诸王合丹率眾来犯的大事。合丹拥眾二万余,同时,在其队伍中还观察到了“白衣之兵”。

简单直白一点,就是发现有高丽兵隨同合丹侵犯河北等处。但人数不多,了不得五六千人,马步各半,但步兵也有马,只是临阵下马阵列而战。

东道蒙古兵对河北並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也没有威胁到带寧设置在燕山以北的桓州。

虽然攻拔了一些驛站、屯所和前哨的烽埃,到底没有打进燕山,大掠河北。

兵力上,蒙寧之间大致相当,寧军可能还略胜一筹。战斗力上,那更不要说了,在寧晋泊大败之后的东道诸王们,不单单是人力上,损失了数以万计的精锐老兵。还丟失了大量的衣甲器械,连工匠都有许多丟了个屁的。

这导致即便辽东有铁矿,有熔炉,可工匠不足,难以补充上足够的装备。老兵的战死,又使得东道诸王的实力大减。

合丹和谢光孙小规模交锋了几次,始终没能够发现破绽,也没有找到什么可以进击的机会,最终往復纠缠了二三月,不得不放弃对河北的侵攻,回返辽东份地。

基於此,谢光孙希望兵出榆关,看看有没有机会恢復营州。依靠燕山只能够做防御,跳出燕山到外线去作战,能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当然啦,一下子深入到营州,也就是后世辽寧的朝阳市,单凭河北自身的力量恐怕有难度。既需要两浙转运粮食到大沽,增添幽州的屯粮。又需要京兆在兵力和金钱上予以支持,使得河北有能力前出二三百里,在营州柳城设置卫所,並且沿途修筑寨堡和驛站。

大伙儿正在商议的,便是谢光孙的这个请求。

另外东道蒙古兵中出现白衣高丽兵一事,也值得警醒。带元的辽东行省是一直拓展到东寧府的,也即汉代的乐浪郡,或者后世的平壤地区。边界在慈悲岭(今名盍耄岭),以北都是这帮蒙古人的地盘。

(请记住 追书认准 101 看书网,101????????????.??????超省心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不是羈縻,是真的派遣达鲁花赤,择立官员,括马徵税的国土。带元完蛋之后,不出任何意外的,高丽人想要收復东寧府嘛。

结果不论是本位面,还是歷史上,那叫一个烂啊。

歷史上乃顏起兵呼应海都,造了忽必烈的反,被忽必烈一顿胖揍,打得丟盔弃甲,本人都身死道消了。其余眾被合丹收容整编,为了获得充分的补给,也为了打击亲忽必烈的征东行省王氏高丽的势力,合丹带著万余骑进攻王氏高丽,那真叫一个可笑啊,看来黄台吉速通李氏朝鲜是有先例的,哈丹进攻王氏高丽,先锋千余骑便击破了高丽的边防。等合丹主力稍后抵达,高丽北面郡县分次瓦解,一路上合丹是所向披靡,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然后高丽忠烈王就上演了祖传技能,跑路江华岛,在岛上硬苟了好几个月,等来了忽必烈的一万元军。这才击败了已经深入到后世韩国忠清道劫掠的合丹。

合丹前后在高丽肆虐了一年多,高丽之兵全系猥烂不堪的废物玩意儿,都不是触敌大溃,是闻风而逃。文官惜命,武將怕死,整个高丽烂的前所未见。

本位面也一样咯,忠烈王想要趁著带元灭亡,东道蒙古又遭到张巡重创之际,出兵收復东寧府。被合丹那一阵削啊,削的爹妈都不认识了。

合丹在河北被张巡暴揍,部眾人马死伤无数,衣甲器械十去七八,可打一个高丽,那叫碾压局。几乎是乱打一般,把那高丽忠烈王打得跪地求饶。

於是原本还有点小九九的高丽人,只能继续跪在合丹面前,恭从的做一个马之国。

带元派驻在开京的达鲁花赤照旧要派,带元设置在耽罗岛上的官马场照旧经营,甚至高丽还承担了贡布和贡铁的任务。

你们给忽必烈造船的时候不是很开心吗?不是很卖力吗?那现在给我合丹贡布和铁,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忽必烈的那个女儿,也即忠烈王的正妃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被忠烈王直接砍了,首级献给合丹。反正夫妻二人之间感情极差,根本没啥纠结的。砍了忽必烈的女儿之后,忠烈王迎娶了合丹的姊妹为妻,继续给蒙古人当鲜奸。

由於本位面没有忽必烈派出的一万大军来相救,王氏高丽被蒙古人的控制掌握程度,大大加深。甚至出现了在开京的达鲁花赤,可以“伴议国事”的情况。

一般的理民庶务,蒙古人是懒得管的。但是向合丹献上马、布、铁、粮等项,是一点都不能少的。

敢少?

蒙古太君能立你,就能够废你。

於是本次东道蒙古兵入寇,就出现了五六千高丽兵协从进兵的情况。这些高丽兵的战斗力不值一提,但是弥补了部分东道蒙古兵攻坚上的不足。其中有不少会製造攻城器械的军將,这是合丹亟需的人才。

当然啦,这些情况张巡是完全不知道的。谢光孙和王旭只是把高丽兵加入到了对河北攻掠一事,事无巨细的上奏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