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禪心中也百感交集。

初至永安时,內心惊慌不安,唯恐为刘备发现端倪,而后懵懵懂懂的开始执政,不过当时想法还很幼稚,只认为不能重蹈覆辙,但又要给全军將士一个交代。

就在这种混沌不安,不断给自己打鸡血的状態下。

他踏上了东征之路。

现在回想自己的一些操作,也不由啼笑皆非,不过他后续也渐渐发现,自己固然是没有所谓的『外掛』,但脑子里那些跨时代的想法,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外掛。

借著当代还未出现『火攻』,他便开始了拿来主义。

实现了一举破城。

不过军事方面的事,他不敢插手太多,君不见,歷史上那些『微操大师』,原本胜券在握,在一番微操之下,却是兵败失利。

好在。

荆南战事已经结束。

一旦回到益州,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在军事上,他是给不出太多办法,但在发展生產力上面,他可是有太多东西了。

回到行宫。

刘禪好好的洗了个澡,数日的舟车劳顿,属实是操劳人,然后给李进忠吩咐了一声,便开始闷头大睡。

等到天至黄昏,刘禪才醒来。

“丞相前面来,有说是什么事吗?”刘禪用热帕擦了擦脸,听李进忠说前面丞相来过,不由问了起来。

李进忠拱手道:“丞相没说。”

刘禪用帕巾擦了擦手,隨手扔在了铜盆里,蹙眉道:“算了,孤还是自己去一趟,顺便问问丞相,益州情况怎样了。”

“孤拿孙权、曹丕没太多办法。”

“还拿捏不了你们?”

刘禪让李进忠去准备车马,稍微换了一套行头,便直奔诸葛亮处理內务的府衙去了。

见刘禪前来,诸葛亮也连忙迎接。

刘禪摆手,笑道:“孤刚刚从前线回来,一时有些嗜睡,便直接在行宫睡著了,刚才听闻,丞相来找过孤,不知丞相是有何事?”

刘禪表现的很亲近。

诸葛亮拱手道:“启稟殿下,如今荆州方面的事,不会再有太多情况,先帝之灵柩,已送至成都,此事只怕隱瞒不了多久,殿下有大胜之功业,理应顺势登基,以此告慰先帝,也安天下臣民。”

“这同样是百官的建议。”

刘禪一愣。

他本以为诸葛亮找自己是有什么要紧事,结果是劝自己登基?

只是会不会太急了?

隨即刘禪就把这个担忧拋於脑后了,丞相都不觉得有问题,自己还担心个啥,太子不就是为了当皇帝吗?

当皇帝都不积极,那不是脑子有问题?

一念至此。

刘禪心下立宽,笑著道:“一切都依丞相。”

诸葛亮心头稍松,拱手道:“殿下有勇夺荆州三郡之功业,以此大胜,足以威慑益州宵小,稳定朝局。”

刘禪摆手,道:“孤跟丞相想法恰恰相反,孤认为在荆州安定后,大汉当对內部进行一番整飭。”

“曹贼为国贼不假。”

“但也得承认,以一州之地抗衡乃至是覆灭曹魏,难度很大,因而大汉必须要上下一心。”

“从益州传回的消息,南中已经有叛乱,黄元更是举兵谋反。”

“除了这些势力,其他益州大族,同样蠢蠢欲动,如今只是摸不清永安这边的虚实,不敢轻举妄动罢了,一旦他们得知,大汉虚弱,便会如毒蝎一般扑上来,將大汉给肢解分裂。”

“如此害群之马,又能不清扫乾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