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林苦笑。
治理蛮夷从古至今都是难事。
往往治理起来,都耗时耗力,不然光武帝后,也不会为节省开支,开始使用『怀柔』手段了。
相较於强力治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羈縻制度明显更划算。
庞林拱手道:“殿下,蛮夷未受教化,不通道理,尤其那些蛮夷的首领、君长,更是唯利是图,殿下想让他们如朝廷所想,登记入册,並按律缴纳税赋,实在是难以实现。”
“若是朝廷国力昌盛,有足够的人力跟资源,臣是建议將蛮夷进行彻底整飭,收归朝廷管辖,但如今,国贼在侧,益州疲敝,荆州这些年又多战乱,蛮夷野性十足,在蛮夷上耗费太多精力,实不明智。”
“请殿下三思。”
庞林还是认为对蛮夷当怀柔。
只要蛮夷不闹事、不造反,能给朝廷提供一定助力,以夷制夷,也未尝不可,至少不会消耗朝廷太多精力和国力。
大敌当前,当有所取捨。
刘禪默然不语。
怀柔?
哪有那么多怀柔?
对武陵蛮夷怀柔了,那南中的呢?雍凉的呢?
还继续怀柔?
那不是在养虎为患?
而且他若是没记错,歷史上炎汉对南中就是怀柔,结果呢,也就诸葛亮在的时候消停了,等诸葛亮一死,南中立即反叛,最终牵制了炎汉大量兵力。
炎汉的灭亡跟分兵镇守南中是有不小关係的。
现在炎汉又夺了黔中。
要是还用『老法子』,日后岂不是东、南两地都要派兵镇抚,炎汉哪有这么多家底?
一念间。
刘禪生出了一抹戾气。
但又很快冷静下来,靠武力解决不了问题。
还得用脑子。
就在这时,李进忠快步跑了进来,道:“殿下,降將张立,呈上了一份伏蛮书。”
刘禪面上一喜,“快送进来。”
等拿到这份『伏蛮书』,刘禪立即看了起来。
看完东吴的做法,他只觉眼界大开,也是一念天地宽。
他知道自己问题在哪了。
太当人了。
对蛮夷始终有宽厚之心。
东吴就不是,东吴压根没把山越、蛮夷当人,一直把山越当奴隶、牲口,对山越的做法是『禽取』!
强者为兵,羸者补户,手段为禽尽!
手段十分强硬,以县为据点,把附近的平民,集中起来屯居,隔断他们与山中居民的联繫,扫数刈除山越所种庄稼,迫使山民出山觅食,然后用军队把他们全部捉拿。
然后强壮的收入军队,羸弱直接迁移到別处,补充人口。
东吴还很喜欢將山越当奖赏,赏赐给官吏。
江东的顾、陆、朱、张,原本自家部曲不多,就是靠兴兵进討,不断吸收山越,最终发展成的江东大族。
孙氏执掌江东后,沿袭了这一套。
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山越人进行一番围剿,后续论功行赏,就是把抓来的山越人作为礼物,赏给大族將领以『施德』。
做法是有点擬人。
不过思路倒是可以借鑑。
只要不把蛮夷当人,很多棘手问题,似乎也没那么难?
雷霆雨露,均是君恩。
虽不至让蛮夷生出『能当大汉的狗,就是蛮夷最大的荣幸』,但能让他们当汉人,何尝不能算是恩赐?
泱泱大汉就当有这个自信。
而张立写的內容里,有一条信息,引起了刘禪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