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欢迎仪式

还別说,这4个人陈远航还都认识,当然是在前世。

在陈远航的记忆碎片中,这位现在看起来沉稳干练的丁树德副主任,未来会成为亚洲瓣膜修復领域的权威专家,甚至坐上了亚洲瓣膜修復学会副主席的位置。

陈远航还记得,自己曾经满怀信心地递交过一份科研基金申请,结果就是被这位丁副主席给驳回了,当时还鬱闷了好一阵子。

那个年轻、眼神里带著求知慾的王晓航,未来可不简单,他会在体外循环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一种更安全高效的“王氏体外循环法”。

陈远航清晰地记得,在2014年,正是靠著王晓航改进的这个方法,才成功挽救了他当时一位危重患者的性命。

张国强,这位来自和谐医院的年轻人,未来会潜心於先天性心臟病的图谱研究,最终主编了一本权威的《先心病图谱》。

这本书內容详实,图谱精美,后来成了陈远航在带教学生、讲解复杂先心病畸形时,

最常用、最信赖的教材之一。

至於武婷,这位阜內医院的女医生,未来更是以思维敏捷、观点犀利著称,

陈远航记得很清楚,在不止一次的国际或国內学术会议上,他和武婷就某些前沿技术或治疗理念,有过非常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唇枪舌剑”的辩论,虽然有时爭得面红耳赤,但都是基於学术的探討,彼此心里其实都挺佩服对方的专业素养。

心血管外科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尤其是在顶尖的那一层,来来往往就那么些人。

陈远航知道,眼前这四位,未来都会成为中国心外科界响噹噹的人物,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带头人,开学术会议、评审科研项目、交流新技术,他和他们还会有很多交集。

某种意义上,他们既是同行,也是“老熟人”了。

只不过,此时,陈远航见来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不由暗暗皱眉,怎么派一群生瓜蛋子来了?

这几个年轻人,摸过多少台复杂的心臟手术?拿手术刀的手稳不稳?他心里打了个问號。

来密西根大学医院学习进修,是学人家的高端技术来的,如果这几个年轻人来了,只能跟在后面练练缝合、打打结这些基础操作,那意义何在?

在国內的大医院,这些基础技能一样能练,何必漂洋过海,这么大代价?

不过,陈远航哪里知道,国內刚刚改开,百业待兴,医学领域,尤其是像心臟外科这种需要长期投入、设备昂贵、人才培养周期极长的尖端学科,受到的衝击更大。

过去十几年,由於各种原因,国內心外科医生的培养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普遍。

就拿陈远航所在的安德地区来说,这个时候整个地区都还没有一个专职的心血管外科医生。

在这种大背景下,宿老要选派一支心外科团队出国进修,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业务能力要过硬,是骨干或重点培养对象;其次,外语要过关,否则在美国寸步难行;第三,人要踏实肯学,有上进心;第四,单位还得放人,毕竟一走就是两年。

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在当时国內的心外科界,真的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宿老这次,真可以说是“子里面挑將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四位各方面相对最合適的人选凑齐送出来。

也许,宿老心里也明白,指望他们短短两年就把美国最顶尖的技术全学回去,不太现实。

更现实的目標,是让他们开开眼界,看看世界最先进的心臟外科中心是怎么运作的,

顶尖医生是怎么做手术、搞研究的,感受一下那种氛围和理念。

至於那些高精尖的外科技巧,確实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全掌握的,需要长时间的浸润和实践,能学到多少算多少,关键是播下种子,打开视野。

后来,斯坦普教授还私下和陈远航吐槽:“他们观摩手术时的眼神,像在观摩外星科技。

欢迎仪式开始了。

四位中国医生先后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態度都很谦逊,

斯坦普教授隨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介绍了密西根大学医院心臟外科的概况和优势。

接著,更体现重视程度的是,斯坦普教授请来了医院心臟外科其他几个亚专业组的负责人,让他们各自介绍了自己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特色技术。

介绍完后,斯坦普教授明確表示,这四位中国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由选择跟隨哪个教授团队学习!

这种开放和尊重的態度,在等级森严的医学界,尤其是在对待进修医生时,是相当少见的。

斯坦普教授如此安排,一方面確实是对这次交流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多少是看在陈远航的面子上,给他的同胞们提供了最优的学习条件。

来自京城数字医院的王晓航选择了斯坦普教授跟组,不过,带他的任务,斯坦普教授交给了宙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