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排小品
转过天来,刘培文终於觉得自己最近摸鱼摸得有点过分,打算好好上一天班了。
正当他坐在办公桌前,开始认真填写档案表单的时候,电话又来了。
“我就说不该装这个电话!老吴那有个电话还不够?”周庭嘟嘟地接起来,听了片刻,张口喊道:“培文!来接电话!”
“又是找我的?”刘培文愣了。
黄成民在一旁打趣道,“要我说,这电话搬你桌上得了!从办了这个电话,一半都是找你的!
走过去接起电话,听筒里是何其志的声音,“喂!培文吗?你今天有空吗,来趟编辑部吧?”
没从电话里听到具体事情,刘培文感觉有点不妙,不过还是答应下来。
掛了电话,他跟周庭告了个假,转身往外走,警了一眼墙上的表,瞬间不淡定了。
我才上了半个小时班啊!
从百深处骑半个小时车到单位,上半小时班就就又要再骑半小时跑去朝內166號。刘培文感觉自己这根本不是上班,纯粹就是来等任务点刷新!
骑著摩托,一路南下到了朝內166號,刘培文下了摩托车,只觉得浑身冰凉,要不是头盔保暖效果不错,人都要冻傻了。
快步走到后楼二层当代编辑部,刘培文刚进去就看到几个人在爭辩。
“这还违反道德,没有天理!”
“关键是標准!二十多年前写这些都没事儿,怎么现在反而不行了?”
“聊什么呢?”刘培文好奇道。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
何其志勉强笑了笑,一脸无奈地指著手里的稿子,“培文,稿子没给过。”
“我那个《马语者》?”刘培文凑过来问道。
“对。”何其志重重地点头。
“怎么说的?”
“说是对特定群体的描写有违道德规范,要求刪减。”
“刪减?”刘培文挑挑眉,“怎么个刪减法?”
“说是要么把主要人物有妇之夫的身份改掉,要么就把俩人的感情內容都刪了。”
刘培文直接笑了,何其志也苦笑起来。
真要按这个要求去改,小说的核心內容都没了,就好比给正常人做大脑摘除术一一真的是莫得灵魂。
能提出这种建议给作者,还不可笑吗?
“我也反映过,你像邓有梅的《悬崖之上》当年不也是讲婚外情吗,56年就发表了!结果领导说,现在形势不同。”
刘培文拍了拍何其志的肩膀以示安慰。
“实在不行就不发了,让我刪稿,那不可能!”他斩钉截铁地说。
“唉,可惜了这么好的作品!”何其志嘆息道,“我们编辑部討论了一圈,觉得就是茅盾文学奖也是有希望的。”
“好饭不怕晚嘛,等以后说不定就能发了呢?”刘培文倒是看得开,“我这小说反正也在米国发了,都收了一笔稿费了,也不算浪费心血。”
说罢,他又把在米国得知的稿酬制度跟眾人分享了一下。
眾人对於版税都有耳闻,但听到米国居然还有预付款,都挺惊讶。
“不过他们和咱们不一样,更商业化一些,这样的制度,主要也是为了吸引投稿。”
“咱们不也一样?”龙时暉凑过来说,“当代每年收到的海量投稿,其实百分之九十九都达不到採用要求,等到组稿的时候,大家照样犯难!”
几人討论一阵,刘培文又开口把《马语者》的手稿要了回来,这才告辞。
从后楼下来,还没走到前楼,刘培文忽然被路过的李清全叫住了。
“培文!”他低声说道,“我听说燕京大学那边,打算让你去中文系当讲师?”
“行啊李主编!”刘培文打趣道,“我这事儿还没办呢,你都知道全了?”
李清全闻言笑了,“你当是我愿意打听呢?你这点儿动静燕京的高校圈知道的不在少数。”
“怎么?”刘培文好奇道,“我这么抢手?”
“相当抢手!”李清全点点头。“你以为为什么燕京大学这么著急把你提成讲师?那是因为燕京师大在后面著呢!”
看到刘培文一脸茫然,他又解释道:“去年你发《1942》那会儿,燕京师大那边听说你还是临时工,当时就决定把你聘来当文学系的老师,只不过燕京大学反应挺快,用转正考核的理由把他们打发走了。”
“您別管抢不抢手,”刘培文摆摆手,“真要去当老师,我觉得自己能力確实也有限,写作或许行,但是教別的恐怕抓瞎。”
“那要不,你来我这儿?”李庆全满脸堆笑。
“你这儿?”
“文讲所,知道吗?”
刘培文点点头,“知道啊!你的意思是让我去进修?”
文学讲习所是自建国初就创立的专为作家提供学习进修的机构,不过此前开设班级並不固定,
而且大都是短期的。
“不是!”李庆全摇摇头,“你这样的水平再去进修,能当你老师的人已经不多了,而且你跟文讲所的一般学员也不在一个水平上,一起进修没有意义。”
“那你是说?”
“我今年调到文讲所了,当所长。”李庆全低声说著,“马上文讲所要调整,名字还没公布,
但你要是想调过来当老师,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刘培文摇了摇头,“燕京大学对我挺不错的,我还是想留在那儿。”
“没不让你留在那啊!”李清全笑著解释道。
“文讲所是一种兼职借调,课也不多,一个星期顶多一节课。培训班又都是短期班,半年结束,剩下的时间就是放大假!你的单位关係不还是在燕京大学嘛。”
刘培文听到放假眼睛亮了,不过一时间也没想明白,只说再想想。
从朝內166號出来,刘培文眼瞅著刚到十点钟的太阳,心里犯了难,这班到底去还是不去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