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起来的时候,一时间也忘了时间的流逝,事实上只过了四十分钟而已。
再抬头的时候,才发现监考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一旁。
监考老师陈拾安并不认识,看气质估摸着也是教语文的。
本来监考老师只是例行下来巡查,却没想到走到陈拾安座位旁,看着他的这篇文言文写作时,走不动路了,已经在这里看了好一会儿。
待到陈拾安作文写完,目光看过来时,监考老师才点了点头,一脸的欣赏之色。
也没说什么,只是回到了讲台上,继续监考。
……
第一科的语文考试结束了。
最后的成绩能拿几分,陈拾安自己也算不准。
十天前的周测,他语文考了132分,其中作文扣了十分,那次用的是他不算熟悉的现代文写作。
这次他用了自己擅长的文言文,估摸着应该不至于再被扣十分了吧……
……
下午,还是同一个考场,同一个座位。
原本垫在桌脚的那个纸垫又不知道哪儿去了,陈拾安只好再垫了一张。
上次的数学周测还是零分,这次的数学月考可不能零分了。
毕竟他已经学到了必修二的内容,包括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复数、立体几何初步这些,虽然还差着班上进度不少,但本就数学天赋很高的陈拾安,也是能超纲做一些题的。
这要是去参加隔壁的高一数学月考,陈拾安觉得自己应该轻松满分。
数学卷子的题型无非就是选择题、填空题、以及解答题三部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大部分都比较基础,陈拾安依旧按照题目顺序作答,不管有没有学到的题目,他都会先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尝试解答一下。
至于完全没啥头绪的,比如一些他还没学到的概念,连题目都看不太懂的,他就干脆空着,也不去乱选一个答案。
老高考模式下,选择题占了六十分、填空题占了二十分、解答题七十分。
陈拾安有把握自己做的题全对,这一路做下来,选择题应该能拿45分、填空题能拿15分,这里就刚好六十分了。
解答题部分,第一题基础解答题考得是解三角,送分题,十二分拿下;
第二题考得是线面平行证明和二面角计算,送分题,十二分拿下;
但从后面开始,得分就变得没那么轻易了。
还剩三道十二分的解答题,以及最后一道压轴十分三选一的选做题。
因为这些题目都涉及到了班上最近学的内容,比如圆锥曲线、统计概率、导数、不等式证明这些。
有些知识点的概念,陈拾安都还没搞清楚,更别说解答了。
不过好在这些题目都分成了两问或者三问,第一问考得还是很基础的。
陈拾安把自己会做的做完,估摸着最后面这些题目,再拿个十八分应该没问题。
语文整张卷子做完,陈拾安还能剩个四十分钟,两个小时的数学考试,陈拾安只觉得时间捉襟见肘,主要是不少题目都比他现有阶段的知识体系略超出,计算思考的过程费了他不少时间。
不过语文卷子他估不准成绩,数学卷子的话,陈拾安就能估出自己的成绩来了。
他能保证做的都全对。
45+15+12+12+6+6+6……102分。
算是及格。
有三道选择题空着,陈拾安觉得闭着眼睛乱选答案,蒙中一两个也不是不可能,其实他虽然没做出来,但数感很好的他,有比较强烈的感觉,猜到哪个答案准确度更高。
换别人来,肯定就蒙一个算了,不过陈拾安还是没有去蒙。
主要是没必要。
一次月考而已,以他目前的学习进度,等下个月之后,他大概就能超过班上的数学课堂学习进度了。
陈拾安可不相信下次月考还有他不会做的题……
……
假期前的最后一天,也是考试的最后一天。
今早考得是理综,时间跟语文一样,也是两个半小时。
不过理综题量大,也是大多数同学作答时间最紧迫的一门考试了。
陈拾安选择先做物理,因为这科做起来快——
刚开始接触高中物理,只学到‘运动的描述’这一章的陈拾安,瞄了眼物理卷子之后,直接嘎。
不过凭着一些物理常识和物理基础,陈拾安还做了一道选择题,单选,四分。
ok,成功破蛋。
做完物理之后,陈拾安接着做生物。
生物算是目前理综里面,他学习进度最快的科目了,毕竟偏文科属性,而且他直接从高中开始学的,比目前班上的进度也就差了不到一册的内容。
很顺利地把自己会做的都做了,陈拾安估计拿个八十分左右没问题。
化学的话,进度比物理快,但比生物慢,不过实验基础、氧化还原反应这些他都学了。
除了化学反应热效应、速率与平衡、电解质溶液这些班上最近学的内容他不会之外,整个卷子算下来,拿个六十八分没问题。
别人都考三科,陈拾安考两科,时间一下又变得充裕了起来。
直到考试结束铃声响起,考场内大部分的普通班学生还哀嚎着没做完、一脸的沉重。
“道爷,你做得怎么样?”
“还行。”
“靠,道爷不愧是尖子班的!”
“……”
陈拾安也没做完,也许比场内大部分同学考得都要差,不过他的表情却依旧轻松。
一想到下午最后一科就是考英语了,陈拾安就更加轻松了。
跟之前的科目一样,考完试之后,只收了答卷上去,试卷和草稿纸自己收着,听温知夏说,高考连草稿纸都要收上去。
陈拾安把试卷收好,起身去讲台拿自己的背包。
在高一教学楼考试的他,这会儿得先去食堂帮小知了打饭去了……
(感谢鲨起同学的盟主啊!老板大气!老板发大财!非常感谢一直来的支持~!)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