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道爷在考试(感谢鲨起的盟主)
陈拾安来到了自己考场所在的高一六班。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高一的教学楼。
除了教室门前的班级牌子不一样,教学楼和教室本身的构造布置,其实都大差不差。
来到考场,首先查看一下自己的具体座位。
座位表贴在门口,陈拾安坐在第二列的中间位置。
平时陈拾安走在校园外,能认出他的人极少,但在云栖一中这里,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
见着跟‘道爷’一个考场,不少同教室的考生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道爷,这么巧,你也在这里考试!”
“怎么同学你也叫我道爷?”
“全校都这样叫你啊!”
“你是哪个班的?”
“我十六班的。”
陈拾安点了点头,入学这么久了,他也知道哪些班级是尖子班、哪些是重点班,十六班的话,是理科普通班。
普通班跟五班的差距就很大了,哪怕把班上倒数第二的徐子涵放到十六班去,也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
至于把班上倒数第一的他放进去,陈拾安估摸着,应该不至于再倒数第一吧。
当然了,如果是刚入学那时候放进去,肯定还是倒数第一,毕竟除了个别高价生之外,即便是普通班学生,绝大部分同学当初也是以高分考进云栖一中来的。
只可惜云栖一中尖子生云集,也许当年这些同学在初中时也是别人口中的‘学霸’,到了这里之后,就平平无奇了。
不过即便是普通班学生,但每月从‘教学楼考场’晋升到‘实验楼考场’的同学也大有人在,学校每学期末大考结束后会有升班和淘汰制度,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奖励、也是一种压力。
距离高考还有近两年的时间,乾坤未定,谁也不知道谁会是那一匹黑马。
走进教室,陈拾安来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反过来摆放的桌子坐的有点难受,而且这张不知道哪位同学用的桌子,桌腿有点不平。
陈拾安撕了张纸迭成垫子,塞进桌脚和地面的缝隙间。
轻摇一下桌子,终于是平整,不再咔咔作响了。
考场里,不少的普通班学生还在拿着语文复习资料抓紧时间背。
有些刚好同班又在同一考场的同学,则相互聊天说话。
陈拾安不认识他们,没人跟他搭话的时候,他就安静坐着静等考试开始。
八点五十分,考前铃声响起。
监考老师拿着卷子走进了教室。
“有要去卫生间的同学,抓紧时间去卫生间。”
“座位上除了考试用具,不得留放其他个人物品,尤其是手机、复习资料等,抓到就按作弊处理。”
“背包和复习资料都收起来,可以先放到讲台这边,自带的草稿纸也不能留,一会儿会发草稿下去。”
除了陈拾安之外,其他同学都不是第一次月考了。
监考老师说完,众人便麻溜地行动起来,把背包等物拿到讲台那边,暂时堆放在地面,还有些明明之前去过了、现在又突然尿急的同学赶紧小跑着去卫生间。
陈拾安也把自己的背包等物拿了上去,桌面上只留下两根签字笔、两根2b铅笔,还有一块橡皮擦,还有俩少女给的豆浆和牛奶。
八点五十五分,监考老师将这次月考的语文试卷、答卷、以及草稿纸发了下来。
“大家检查一下有无印刷错误,九点开考铃声响起后才能动笔做题,记得不要忘了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答案记得写到答卷上。”
陈拾安并不觉得监考老师啰嗦,虽然这种明显粗心大意的错误,在他身上几乎不可能出现,但既然监考老师反复提及,那说明肯定经常有这么些大马虎的同学了。
很快,九点钟整,开考铃声响起,考场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周围唰唰地写字声和翻卷子的声音。
陈拾安先把卷子上的阅读文章全部津津有味地细看了一遍。
十分钟后,陈拾安这才提笔,按照出题顺序做题。
他语文基础本就扎实无比,经过这一个月的规范化训练之后,如今做起题来更是得心应手。
陈拾安没有在试卷上预先写什么答案,他直接看着试卷的题目在答卷上作答。
感觉这次语文月考的卷子难度,比周测还简单得多,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这段时间又进步了不少,还是卷子确实简单了……
之前最卡壳的信息类文本阅读题,在陈拾安有意识地加强训练之后,如今他做起来也相当有把握。
至于其他什么文言文诗词类阅读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默写背诵这些,更是手拿把掐了。
陈拾安一路做下来行云流水,甚至连划线错字涂改的地方都没有。
字写得飞快,字迹却依旧漂亮,给人的感觉不像是他在做题,而像是在抄答案。
不是哥们……!
你做阅读题都不用边看题边对照文本的吗?
看了一遍文章,然后跟抄答案似的,就头也不回地开始写了?!
语文考试两个半小时,犹记得第一次做周测卷子的时候,他做完这些题目用了八十分钟左右,而这会儿,写到作文题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足足九十多分钟。
环顾一下四周,有些同学甚至都才刚做了一半……
剩下一个半小时来写作文,陈拾安这才终于把速度慢了下来,毕竟月考也不准提前交卷,横竖是要等考试结束的,他打算好好琢磨下作文怎么写。
这次月考的作文题目是一篇材料作文。
[……当下,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刷不完的热点、社交平台流不尽的观点、课堂内外排满的任务,常让人陷入‘用耳朵听’的忙碌,有人认为……也有人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陈拾安左手拿起豆浆喝了一口,右手的笔在他的指间跳跃旋转出笔,他静心凝神,思考着接下来的行文。
之前的语文周测,陈拾安用的都是现代文写作,主要是加强训练一下自己这部分。
如今月考,陈拾安想了想,还是打算用自己最擅长的文言文来去写作,毕竟梁老师也说过了,文言文写作不是不行,若能稳定发挥,那么大用特用也无妨。
既然如此……
陈拾安手中旋转的笔停下,他放下豆浆,铺好作文纸,开始作答了。
[夫庄子有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斯言揭天地之秘,烛人世之迷也。耳听者,逐声之表;心听者,察理之微;气听者,契道之真。气非呼吸之谓,乃澄怀观道、虚室生白之境。心无挂碍则气定,气定则万物毕现其本真。今观当世,信息浩如烟海……]
……
古今对照、正反交织、引经据典。
陈拾安动起笔后,笔触便没有再僵涩过一分,洋洋洒洒地写了篇八百字的文言文作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