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米国能登上火星这件事,华国民眾们更多的还是表示祝福,毕竟探索宇宙,不应该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不过嘛,既然米国这么喜欢秀肌肉,那就別怪华国人不客气了。
很快,便有好心的网友將米国火星 1 號发射的视频传回了国內,並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网友们对著两边的发射场景评头论足,不亦乐乎。
首先被大家討论的自然是两艘飞船的大小问题了。
作为此次事件主角之一的“鯤鹏一號”宇宙飞船,其体积之大已经不用多说了,毕竟它可是目前能够往返於地球与月球之间大傢伙中的老三。
而火星 1 號呢,则是由龙飞船改进而来,整个飞船看起来像是一个竖著的子弹头,高约 11.3 米,直径仅有 5 米。
这样的尺寸放在以前或许还算得上是一艘庞大的飞船,但现在嘛,那就得看跟谁比了。
別的不说,就算是华国的玄鸟一號,在体积方面也要远超火星 1 號。
至於“鯤鹏一號”,那更是想都別想了。
除了体积之外,两艘飞船所搭载的太空人数量也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
其中,“鯤鹏一號”共搭载了 10 名航天员,而火星 1 號则只有区区 4 人。
除此之外,网友们还发现,火星 1 號里搭载的各种设备相比起“鯤鹏一號”来说简直少得可怜。
所以说,仅仅是对比了一下两艘飞船的数据,网友们就对火星 1 號彻底失去了兴趣。
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家国家航天技术的强大,再去看米国的飞船,总觉得有点小家子气。
然而,很快他们的注意力便被官媒发布的一则重大新闻吸引过去。
"经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十座可控核聚变电站终於全部竣工!
这標誌著我国已全面迈入新能源时代,从此告別能源困扰。
为了庆祝这一伟大时刻,与民同乐,华国高层宣布:今后华国民用电將降至每度0.5毛,商用电 则只需每度1毛。"
这条新闻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人们纷纷称讚这一决策的英明,表示支持和感激。
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无疑將极大地改善民生,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实惠、便捷的电力服务。
同时,也彰显了国家的实力和发展成果,令国人倍感自豪。
一星期之后,奎尔控制火星 1 號再次进行加速,其实他们早在两天前,就已经超越了“鯤鹏一號”。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让火星 1 號继续进行加速。毕竟谁也不知道,“鯤鹏一號”是否还能够加速。
而此时此刻,“鯤鹏一號”的驾驶舱內,队长郭有亮正在与航天中心进行通话:“指挥中心,这里是『鯤鹏一號』,火星 1 號进行了二次加速,我们是否也要加速?请指示。”
此时,坐镇指挥中心的是唐周局长的副手,名叫李天舒。
他在接到“鯤鹏一號”的匯报后,不敢擅自作主。
於是,他立即请示了唐周。唐周果断地下令“鯤鹏一號”也进行加速,但不需要跑得太快,只要远远地吊在火星 1 號后面即可。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火星人製造一种错觉,让他们觉得自己虽然比“鯤鹏一號”快一步,但隨时都有可能被追赶上,从而產生紧迫感。
等快到的时候,鯤鹏一號將再进行全面加速,彻底超越火星1號,率先登陆火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