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迺迪航天指挥中心里,人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克林登和尼尔森对视一眼,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卢修斯也如释重负。
他不禁感嘆道:感谢上帝,这次火箭终於没有像之前那样一升空就发生爆炸。
接下来,大家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
按照原来的计划,火星 1 號会先进入太空,然后通过火箭加速,之后便可以依靠惯性朝火星飞去。
因为华国的鯤鹏一號提前出发,如果想赶在它前面到达火星,就必须在飞行过程中再次加速。
然而,此次携带的燃料量仅比往返所需的略多一些,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他们返回地球的希望將会变得极其渺茫。
这一切对於登火四人组来说並不知晓,他们坚信航天中心不会让他们陷入危险之中。
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加速指令。
航天中心密切观察著两个太空飞行器的动態,发现鯤鹏一號的速度与火星 1 號相同,大约为每秒 11.2 公里。
根据计算,火星 1 號只需在途中进行两次加速,便能超越鯤鹏一號。作为登火小队的队长,奎尔熟练地操控著火星 1 號,成功完成了首次加速任务。
火星 1 號以每秒 12 公里的惊人速度冲向鯤鹏一號,它將在一周內再次加速,彻底超越鯤鹏一號。
与此同时,地面上,甘迺迪航天中心广场上正举行著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
克林登站在主席台上,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著他的成就。
他自豪地宣称:“正是由於我的卓越领导,米国才能够再次登上火星!”
他的话语充满了自信和豪情壮志。
然而,当一名记者问到他对中国率先派遣太空人前往火星的看法时,克林登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
他告诉记者们,儘管中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他们的技术水平远远不及米国。
他坚信,只有米国才能成为第一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
正当克林登得意洋洋的时候,一名来自高卢鸡的记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何中国的鯤鹏一號此次搭载了十位太空人前往火星,而技术更为先进的米国却仅派出了四名太空人?”
这一问题让克林登有些尷尬,他皱起眉头,显得有些不悦。
一旁的保鏢迅速行动起来,將这名敢於质疑的记者拖走,並宣布剥夺其在米国採访的资格。
其他记者目睹这一幕,纷纷心知肚明其中缘由。他们明白不能再问类似的问题,於是开始纷纷讚扬克林登的领导能力和米国的科技实力。整个场面变得一片和谐,充满了讚美之词。
这次登火计划,就像一道闪电划过夜空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米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