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叔早就给您办好了

林亚兰快步出去,在门口等了两三分钟,发现陈春年那狗东西不但没有追出来,而且,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

无奈之下,她只好回来了。

“陈春年,你太过分了!”

林亚兰黑著脸,拍的鼓囊囊的胸脯恨声骂道:“我算是看出来了,你狗东西从来就没把我林亚兰当女人!”

陈春年躺在藤椅上,一本正经说道:“谁说的?我从一开始就把你当男人婆了啊。”

林亚兰扑上来,举手便抠。

陈春年隨手一扒拉,林大小姐就跟几大步,差点摔了个狗吃屎。

“陈春年!”

“嗯。”

“你个狗东——-,师父,求求您老人家了,別再折腾我了,让我干一点正经的大事吧。”

“好。”

陈春年端了茶碗浅饮一小口,淡淡说道:“你家老头子把你交我手上,不是让你来给我陈肥肠摆摊开店的,赚那三瓜俩枣,还不如回红寧县去,赶紧找个男人嫁了,开个小饭馆,生一炕娃。”

林亚兰一屁股坐下,垂头丧气说道:“可是师父,你让我们骑自行车送饭难道就有出息了?”

陈春年想了想,换了一种说法:“亚兰,眼下来说,你们二十几个人只给咱的快餐店送饭,假如说,我说的是假如。”

“你们这一支送饭队伍成熟了,如果再能代理几家、十几家酒楼、饭馆的外卖生意呢?”

“是不是就可以赚钱了?”

林亚兰有些沮丧,闷闷说道:“那也赚不了大钱啊。”

陈春年:“如果代理一两百家饭馆、食堂的送餐业务呢?”

林亚兰还是摇头:“那也没什么赚头,没意思。”

陈春年继续哗哗:“如果再加上瓜果蔬菜、新鲜肉禽蛋的配送呢?加上图书,家具,生活用品呢?”

林亚兰抬头,一脸迷瞪的瞅著师父陈肥肠:“师父,咱们不是开饭馆子的嘛?”

陈春年呵呵笑了:“谁说开饭馆子的就不能做点其他领域的生意了?”

“亚兰,这两年算是白跟我了。”

“首先你得搞清楚,想要赚一点小钱,发几年小財,当一个万元户、十万元户,完全可以靠你的双手,凭藉你的辛勤努力和汗水,就能赚到这一类钱。”

“可是。”

他话锋一转,盯著女弟子的眼晴,很认真的说道:“可是,人这一辈子想要真正赚大钱,就绝对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而是要动脑子。”

林亚兰皱眉:“动脑子?”

陈春年点头:“对,动脑子-简单来说,就是用你的眼界、认知水平、对市场和政策的精准把握,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林亚兰一脸的迷茫,健康而正直的大脸盘子上,满满的都是困惑与不解:“师父,你再说明白一点。”

陈春年:“行,那我再说明白一点。”

“亚兰你的眼界和思维方式,现在还处於红寧县模式下,基本没什么成长,

所以,你想著人要吃饭要买菜,出门下楼去菜市场买一堆就行了。”

“这是小县城的生活状態所决定,谁都没办法。”

“可是亚兰,咱现在是在北平城,是四九城,皇城根儿下,那么多的王府、

格格府,府上住的啥人你知道不?”

“还有一些大单位,大厂的家属院,包括华侨公寓那种地方,里面住的啥人你知道不?”

“对於普通老百姓来说,买个肉菜米麵啥的,隨便去供销社大商店、菜市场钱买了,扛回家就行。”

“可是,对於一些大人物,大知识分子家庭,人家的生活状態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好吧。”

“就比如吃一口肉,人家寧可你的肉贵一点,但品质必须有保证——

巴拉巴拉一阵讲,林亚兰听得似懂非懂。

这位来自红寧县的林家大小姐,似乎第一次知道,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別,竟然比人与狗之间的差別都大啊?

“可是师父,咱就算要送外卖,就算接百十家饭馆食堂的单子,那也赚不了几个钱啊。”

林亚兰还是有些迷瞪。

陈春年嘿嘿笑著:“看看,你这小泼妇又犯蠢了不是?”

林亚兰大怒,两道浓眉瞬间立起来,分分钟就拧成了麻:“陈春年,你再骂我试试?”

“信不信以后见了陈平平、陈安安那两个小兔崽子,我这当姑姑的见一次揍一次?”

陈春年被这虎妞儿气笑了。

他揉一揉眉心,笑骂一句『瞧你这点出息』,道:“言归正传,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人怎么才能赚大钱。”

“亚兰,不是我骂你蠢,实在是你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根本就没听到心里去啊。”

林亚兰不服。

陈春年只好继续哗哗:“一开始,我就说人要真正赚大钱,就要动脑子,要赚眼界、认知和经验的钱。”

“就比如咱们的外卖员队伍,眼下来说,光给別的餐馆食堂送饭,的確赚不到大钱。”

“可是亚兰,如果我们有一个高端食品生產基地呢?”

“就比如,几百亩的一个农场,我们採用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不用农药化肥,种养殖天底下最好的、最安全的瓜果蔬菜、提供最优质的牛羊肉禽蛋呢?”

林亚兰睁大了眼:“师父,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搞这样一个农场?”

陈春年点头:“对。”

“地块我都联繫差不多了,走吧,今儿刚好我有点空閒时间,带你过去瞅一眼。”

林亚兰迷迷瞪瞪出门,上车,在师父陈肥肠改装过的212吉普车里,度过了一个多小时。

他二人出了北平城,一路向西,沿著一条坑坑洼洼的柏油公路疾驰四十几分钟,便抵达了目的地。

“百山?”

抬头看著不远处那一片云遮雾罩、风景宜人的秀美山区,林亚兰一脸的痴呆傻:“师父,咱的农场在百山上?”

陈春年笑骂一句『蠢丫头』:“百山上能种田?看那边,那一大片,还有河对岸那一片,等到手续办妥,今后50年內,都是咱家的。”

林亚兰瞪大了眼:“啊?五十年?”

陈春年点头:“对啊,要签,就想办法签成50年合同,要不然,我才懒得跟他们门头沟的干部职工磨嘴皮子呢。”

林亚兰一脸的担忧:“师父,我也念过几年书,相关的土地政策,听我爸爸他们说过,土地绝对不准买卖—.”

陈春年咧嘴笑著:“所以我租赁啊。”

林亚兰:“租赁合同、哪有一次签50年的?”

陈春年摆摆手,再没接茬。

有些事,有些话,他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这天底下的有些事情,越看著不可能,反而可能会最有可能。

在北平城西郊、距离天安门广场直线距离20公里的地方搞农场,其中的弯弯绕,一般人根本就想不到。

“宋叔您好,我又来啦。”

吉普车拐一个弯,缓缓驶入一片村落,来到村东头的一户人家:“子,这一只羊帮咱燉了,今儿咱吃手抓。”

一名中年妇人看见陈春年手里提的羊羔子,笑眯了眼,连连说哎哟小陈,您这就客气的,婶子咋好意思嘛。

村支书老宋一脸的正义,黑著脸骂道:“陈主任,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咋每次过来提东西?”

“让人瞧见,这影响多不好?”

陈春年哈哈笑著,揽了老支书的肩头走进堂屋:“好了好了,宋叔,今儿要去昌平谈事,顺道拐过来蹭一顿饭。”

老宋梗著脖子:“以后再不准提东西了!”

陈春年连连说好好好,下次一定不提羊羔子了。

几人在堂屋落座,閒聊几句,老宋主动进入正题:“陈主任,土地承包的事儿都办好了,剩下就是落户的问题,你这边啥情况?”

“赶紧把落户人的名单、介绍信等手续给我——”

陈春年一拍脑门,一本正经的装傻充愣:“哎哟哟,宋叔您不说我还给忘求了,您瞧我这猪脑子!”

说著,他让林亚兰出门,到吉普车上拿来他的帆布书包。

刺啦』一声。

帆布书包打开,他捏出几厚沓介绍信、户口本等『手续』,乱七八糟堆了半炕。

“宋叔您瞅瞅,看看缺啥首先了我再让老家那边补办了邮寄过来。”

陈春年双手给宋支书点了一根红塔山。

宋支书开始翻看那一大堆『落户手续”,一张憨厚老实的大黑脸,渐渐就更黑了:“呢、缺是倒不缺,就是、就是陈主任,咋这么多需要落户的?”

陈春年笑道:“其实也不多啊,咱要承包的土地面积大,种田的人手不够,

总不能跑外面去僱人干活吧?”

宋支书放下手续,使劲搓几下大黑脸:“陈主任,你一次让我落户75个人?”

陈春年点头:“咱清水村所有的瓜果蔬菜,每一户饲养的猪和鸡,我给你们包圆了收购,价格方面,隨行就市——”

宋支书猛一拍大腿根:“成交。”

说著,这位黑脸汉子二话不说,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沓村上的『红头纸』,

捏了一支英雄牌钢笔,刷刷刷就写了一纸合同文书。

尔后,又不厌其烦的誉抄了两份。

“一式三份,咱先签字,回头我拿去镇上、县上补办手续。”宋支书呵呵笑著,一脸的憨厚。

陈春年仔细看一遍,签字,摁手印。

宋支书“碎碎碎”几下就盖了章,生怕陈春年这狗东西反悔,將三份合同书锁抽屉里。

然后,他打开老榆木桌上的一个老式扩音器:“喂喂喂,喂喂喂,宋玉民,

宋福田,宋秀兰,宋玉民,宋福田,宋秀兰,你们三个人听到广播后,立刻来一趟大队部。”

“宋玉民,宋福田,宋秀兰,宋玉民,宋福田,宋秀兰,你们三个人听到广播后,立刻来一趟大队部—"”

两个小时后,陈春年、林亚兰二人离开了清水村。

陈春年扶著方向盘,神色淡然,整个人很放鬆,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令人心安的微笑。

林大小姐则紧紧抿著嘴唇,一脸的不可思议和·嫌弃。

她突然感觉,自己不乾净了。

跟著师父陈春年出来一趟,全程观看並经歷了一场『交易”,让这位没有经歷过社会毒打的红寧姑娘,见识了什么叫『办事”。

没有什么人情世故。

只有赤果果的利益交换。

陈春年拿下那一千多亩良田的手法简单粗暴,上面找人说话,下面钱办事,为了那两大片沿河土地,他竟然一次拿出了3万8000块钱,帮清水村办了一个大型养鸡场。

这一点她都能理解。

毕竟,cfc快餐店的生意进入正轨,现如今每天消耗的大白鸡都在800只到1200只之间,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尤其是陈琪的滷味小吃摊,每天销售十八香药膳鸡,就能消耗3000只瘦小一些的公鸡和母鸡。

东北那旮沓,朴大力的『大力商贸公司』组织的大白鸡收购,堪堪能够满足两个陈肥肠的日常消耗。

可是,养殖这一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太弱,一场鸡瘟,说不定几个月內就会原材料断货,造成的后果將会很严重。

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