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烤鸡肉夹饃
中国人的传统美食中,鸡肉的烹飪手法极多,燉煮烤炸,黄燜爆炒,零零总总得有百十种以上的吃法。
古人曾经日过,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
都说驴肉好吃。
实际上,在国人的餐桌上,最最最最为人所称道的,其实是鸡肉。
这一点没办法,因为,在往昔几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上下五千年,鸡鸭鱼鹅这几样,
算是人类最早的美食,中国人的骨子里,对这几种食材情有独钟,算是铭刻在基因链条中的特质之一。
尤其是鸡肉,人类养殖的歷史十分悠久,几乎在人类社会的最初形態中,它们就被人类所驯养,成为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最重要的来源。
相比之下,狗肉,驴肉,马肉,猪肉就逊色不少。
而与鸡肉能相提並论的,估计只有羊肉·陈春年在农学院门口的菜市场转一圈,將近一个小时才返回。
“刘先生,来来来,抽菸抽菸。”
进门后,他放下手中一个尿素袋子,先给刘老鸡点一根红塔山,便开始一样一样的往外拿东西。
麵粉,包穀面渣子,淀粉,清油,洋芋,西红柿,白砂·——-刘老鸡看得眼繚乱。
“我说姓陈的小子,吃个鸡肉而已,至於弄这么多食材辅料和调料?”
刘老鸡躺在一个脏不拉几的马扎子上,翘了二郎腿,宛如样板戏里头的座山雕:“人都说,驴粪蛋用清油炸了都好吃。”
“你小子自翊为天下第一等的厨子,吃一只鸡,竟然要用到这么多食材辅料,如此看来,也不过如此啊。”
陈春年隨口回一句“食不厌精膾不厌细”。
刘老鸡『喊”一声,著牙子说道:“我不是厨子,可也听过一句话,说什么上好的食材,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飪·陈肥肠,你这手艺到底行不行?”
陈春年一边叮叮恍的忙乎著,一边隨口笑道:“哎,您这糟老头子,怪不得跟我爸一样,官越当越小,地位越来越差,就您这臭脾气,哪个领导能忍受?”
刘老鸡立刻就破防了,红温了。
糟老头子猛吸红塔山,一脸鄙夷的骂领导,骂大环境,骂尼克森,骂勃列日涅夫,骂黑省的那帮干部职工没脑子。
陈春年听了一个乐呵。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刘老鸡同志,其实挺好一老头儿,醉心於养鸡。
同时,位卑不忘国家穷,百姓没肉吃,所以,他这个老匹夫自己也有责任。
“刘先生您瞧好了。”
“这种大白鸡的肉质偏鬆软,没有多少油脂,不像咱们本土的三黄鸡等土鸡肉,就算白水燉煮后,往里头搁一把盐就很香。”
“所以,在烹飪的过程中,就需要稍微讲究一点手法,充分利用辅材、辅料,增加其肉香和口感。”
“就比如,咱完全可以想办法把这玩意儿做成药膳鸡,油炸鸡,多搁点油脂和调料做成烧鸡、烤鸡,都很好吃。”
陈春年手底下忙乎著,將鸡肉块从清水中捞出来,细心弄乾表面水分,隨手丟进一个塘瓷盆里头,用他调好的秘制调料水醃製。
然后,他又拿出一个新买的塘瓷盆子,自己动手,用铁丝捌伤了一个“烧烤架”。
“条件有限,咱隨便烤著吃一口吧。”
他將塘瓷盆子搁灶火上,铁丝“烧烤架”往里面一放,又开始捌饰鸡肉块。
“大白鸡用秘制料醃製入味后,外面得涂抹一层清油,一来锁住里面的肉香和水分,
二来,增加口感。”
“裹一层鸡蛋淀粉,外面再裹一层玉米面渣子。”
“这样烤制出来的鸡肉,外焦內嫩,肉质软烂,肉香味儿被充分激发,混合调料、清油、鸡蛋和淀粉的自然香气儿,不好吃才怪。”
说著,他將鸡块整齐摆放在“烧烤架”上,並往上面盖一片松木板。
然后。
在刘老鸡的一脸嫌弃中,陈春年隨手和了一团烂泥,啪啪啪几下,就把锅口给封了。
“好了,这种大白鸡,烤上半小时就行了。”
陈春年往灶火中丟几根木柴,洗了手脸,自来熟的给自己泡一杯茶。
喝一小口,嘶,好苦!
刘老鸡瞧得哈哈大笑,骂道:“你们这些北平城来的人啊,一个个的人模狗样,受不了罪,扛不住苦,还特么的挺装逼。”
陈春年连连点头:“对对对,他们就一群熊玩意儿!”
刘老鸡:“我在骂你呢。”
陈春年一脸的无所谓,咧嘴笑著:“等会儿尝过我给您烤的鸡肉,您再骂也不迟。”
他端了茶碗,松松垮垮出门,在刘老鸡的『实验室』周围溜达著,看著,心情不错。
这年月的学术大佬、养鸡专家,有一个算一个,其实都是国之栋樑,宝贝疙瘩。
可是。
算了,不说了。
要不然这一章又没了陈春年一看腕錶,时间还早,便乾脆在农学院里晃晃悠悠转了一大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