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第一站:北平城!
当天晚上,陈春年开好介绍信,便带著张大元、姑娘、马老四、罗二虎、罗三虎等一眾弟兄,开一辆吉普车、十辆解放车,直奔北平城。
解放车上,装满了瓶装辣酱。
一箱24瓶,一瓶280克,净重差不多半斤左右,一箱就是12斤。
他们这一批解放车,是改进后的ca15型卡车,核载5吨,10000斤;加了马槽,改装后能拉7吨。
这一趟,就是整整14万斤。
既然供销社那边出了状况,那就去特么的,老子还懒得跟你们那帮大爷玩了!
通过一些手段和关係,他已经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和真相
长安城里供销社联合社那位阎树德、阎主任,老红寧人,西关老阎家的人,阎二爷的一位伯父。
阎二爷在红寧栽了跟头,被刘二狗子的一个『黑皮笔记本』给点了炮,老阎家损失惨重,差点连根给拔了。
那老狗此举,显然是怀恨在心,对红寧老家没什么好感,於是乎,陈肥肠成了人家的出气筒。
既然如此,那就骑驴看唱本等著瞧。
好长一段时间內,供销社直属於联合社,垂直管理,一统农副產品和工业產品的购销渠道,相当的牛逼哄哄。
79年以后,94年以前,这十几年时间的供销社与各级商业部门离了復,復了离,三天两头的哭著要乃吃,吃饱了,就天天闹著离婚、分家、单干。
闹腾的太凶,那就分家唄。
九十年代初期,个体户太多,供销社经济效益不好,它们又闹腾著要合併,觉得还是当干部好。
闹腾来,闹腾去,反反覆覆好几次,让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头疼。
反正就一团乱麻。
陈春年清楚记得,直到2001年,在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的衝击下,牛逼哄哄的供销合作社寿终正寢,大面积退出歷史舞台。
但一部分编制和职能还在保留,不过,从此以后的供销合作社,更多的以服务农业农村为主,风光不再——
说实话。
要是搁在几年前,陈春年根本不敢、也无力与供销社相抗衡,人家一句话,就可能让你死翘翘。
眼下都1985年了。
別看供销社的人牛逼哄哄,其实,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將会在短短几年时间內,
褪去光环,成为广大个体工商户中的一员。
昔日光鲜亮丽的售货员们,將会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第一批小卖铺、小商店和小超市的老板、老板娘。
这一点没办法,毕竟,人家那一批人对卖出买进这一套太熟悉,隨隨便便就成了小老板。
当然,陈春年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妄为”,却还是因为他在李老爷子那里得了消息,
北平城的有些人,其实早就看著供销社不顺眼了。
那就搞唄。
反正咱就一卖辣酱的,大不了,压缩一下生產量,光是甘省那边一个省,他陈肥肠都能干干丹丹成为有钱人,陈千万“昂首挺胸,队列整齐!”
“大家都精神点儿!”
“那个谁,把牌子举高一点,头抬起来,別查拉著脑袋像个地主婆!”
1985年4月20日,乙丑牛年,农历三月初一。
今日穀雨。
北平城,前门大街,大柵栏一片的百十號『陈记滷味小吃摊』的店小二,齐聚『大柵栏总摊”。
在总摊主陈琪同志的指挥下,一眾人等举著牌子,绿绿的小旗子,整整齐齐站在街道两边。
陈琪还想好了几个口號,像什么『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陈肥肠万岁”,结果,
刚喊了十几声,就被巡逻的叔叔过来臭骂一顿,说不远处就是天安门,你们这帮孙子瞎鸡儿乱喊什么呢。
不过,我们举几个欢迎师父陈肥肠、欢迎老乾妈辣酱来到北平城的牌子没问题吧?
“牌子举高些,都给我把头抬起来!”
“我们都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閒饭,凭手艺,凭本事赚钱养家餬口的,又不丟人。”
作为在北平城拥有35家『分摊』的、陈记滷味小吃北平城的『总摊主』,陈琪现在可算是財大气粗,腰杆子挺的笔直笔直。
连带著,就连他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真正是钱壮怂人胆啊。
在前门大街一带,摆出如此阵仗,欢迎一个卖辣酱的-来来往往的人们,忍不住纷纷驻足、打听。
“哎,你们今儿这是咋了?摊儿也不摆了,卤肥肠也不卖了,搁这等谁呢?”
“陈肥肠是谁啊?”
“陈肥肠不就是陈琪嘛,就那孙子,对对对,就那个剪了小毛寸、一身的確良的傻逼。”
“不对,既然他是陈肥肠,为什么还要欢迎自己?”
“对了,这帮孙子说的老乾妈辣酱啥玩意儿?”
“估计是他们新捌伤的小吃吧—
不少人看一会儿热闹,议论几句,发现吃不上什么大瓜,便骂骂咧咧的走了。
有些人则过来盘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