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小年,过年好!

以照片为主、足足39页的一篇“猎奇探险类”文章,竟然让老哈雷读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中午就餐时,他的手里,还捏著那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誌》。

照片很棒,文笔极好。

这一篇文章,不仅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有温度-嗯,还很有硬度,简直棒极了!

老哈雷反覆看了好几遍,回头確定了一下,没错,是一个名叫安娜的年轻女记者采写的,照片上的她很漂亮,健康,饱满,她的腿看上去很有弹性,充满了青春的力量。

年轻真好。

老哈雷暗嘆一口气,莫名的生出一丟丟鞭长莫及、年老色衰的颓丧。

“文章里面,夹杂了几则小故事。”

“看得出来,这些故事很离奇,很魔幻,一看就是东方神秘主义者们胡编乱造的玩意儿,很好看,就是没什么用。”

“什么平凡少年,神秘山洞,先人遗骸,一卷白鹿皮上刻满了神秘古文字。”

“还有这个鹿血大补酒——”

老哈雷陷入了沉思:『这篇文章中,罗列了很多关於中国西北的神秘景观,看得出来,那个遥远的、荒凉的、神秘的地方,跟美国西部在很多地方有些相似。,

东方草原人,敦煌莫高窟,雪山,森林,海子,戈壁,大漠—这个鹿血大补酒,

是不是真如文章中所描写的那样?』

『真、一日一夜?』

老哈雷迅速解决战斗,三两口吞掉剩下的大半个鸡腿汉堡,动手磨了一杯咖啡。

“杜蕾斯,你说的没错,我的確对你说的这篇文章產生了一点兴趣。”

老哈雷打电话,让秘书进了办公室:“说说你的想法杜蕾斯,这件事情,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杜蕾斯认真分析:“哈雷先生,我是这样想的,中国西北跟我们美国西部很相似,巨大,荒凉,神秘,不仅有冰川、雪山、湖泊、草原、戈壁和大漠,还有很多珍稀野生动物。”

“这样的地方,对汽车、摩托车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摩托车,那些生活在戈壁滩和草原上的人们,肯定喜欢汽车,但应该会更喜欢摩托车。”

“摩托车对他们来说,就是变了一个形状的战马,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驰骋,在飞翔,在战斗。”

“所以哈雷先生,我觉得,咱们哈雷摩托车在中国的营销策略,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西北?”

老哈雷听得很仔细,慢慢品著咖啡,眼底的讚赏之意就十分的明显:“噢,杜蕾斯,

你说的很好,请继续。”

杜蕾斯扶一扶黑框眼镜,继续哗哗:“他们因为珍稀野生动物的事情,跟日本鬼子闹翻了,对我们来说,这也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老哈雷点头:“没错,你说的没错。”

“那些日本鬼子太傲慢,太愚蠢了,那个名叫佐藤唇蜜的导演,简直就是一头蠢驴。”

“他国家的一些企业,为了更加顺利的渗透中国市场,拿出一大笔钱,让那个佐藤唇蜜去拍电影,表面看来,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文化援助,实际上,就是在软化彼此之间的关係,消弹他们之间几百年来的仇恨。”

“佐藤那个蠢驴!”

老哈雷骂了几句日本鬼子,旋即,又骂了一会儿美国的那些蠢驴。

“愚蠢的美国驴子,既想要中国那一块10亿人口的大蛋糕、大市场,还想跟一群傲慢的贵族老爷一样,对人家指手画脚,简直蠢透透了!”

“法克!”

说到生气处,老哈雷忍不住爆了粗口:“杜蕾斯,让企划部的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一个礼拜,一个礼拜之內,我就要看到一份完美的营销策划案!”

杜蕾斯走了。

老哈雷点一根雪茄,浅浅吸著,再一次翻看那本美国《国家地理杂誌》:“嗨,性感的女记者,我loveyou!”

他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抓起了桌上的座机,拨通一个电话:“乔,老伙计,春节快乐!”

“是这样的乔,我在美国《国家地理杂誌》上看见了一篇文章,我对敦煌很感兴趣日本人挑子不拍电影了,太好了,那就让我来拍好了。”

“採取法律的手段,严厉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你们的这件事情做的很棒,棒极了!”

“我喜欢小动物。”

“所以,我决定给你们那些草原上年轻人,免费捐赠一批哈雷摩托,好让他们骑了摩托车,去打断那些盗猎者的狗腿吧!”

“......”

电话另一头,传来一阵爽朗大笑,对老哈雷的提议表示欢迎和感谢。

“老伙计,还有一件事。”

老哈雷跟著爽朗大笑,道:“你们西北,草原上的那个什么鹿血大补酒,能不能卖给我几吨?”

电话里,乔沉默一下,温言笑道:“哈雷先生,您可能对我们的鹿血大补酒有什么误解。”

老哈雷一愣:“啊?什么意思?难道说、你们不愿意卖给我?”

乔呵呵笑著:“是这样的哈雷先生,据我所知,我们中国的鹿血大补酒,就跟虎骨酒、虎鞭酒一样,因为原材料实在太过珍贵,產量很低,低到你无法想像的地步,明白?”

老哈雷『奥』一声,表示明白了。

不过,他的性趣更加浓厚了:“乔,你们中国有一句老话曰的好,物以稀为贵。”

“这样,卖给我几十箱没问题吧?

+

电话里,乔沉吟几声,说我试试看能不能帮上你这个忙一回到草原上,陈春年立刻就忙碌起来了。

因为,经过这一段日子的精心饲养,他的第一批育肥羊能出栏了。

绵羊,一天长7两肉,山羊,一天长5两肉。

这种高效的育肥速度,让那些草原人见识了,什么叫科学养羊,什么叫短平快。

当时,他们卖给陈好人的牛羊牲口,都是那种又瘦又弱、根本就熬不到明年春天的『吊尾牛”、『吊尾羊』。

短短两个多月。

在陈好人家的冬窝子里,那些瘦弱的不行,眼看著就要死掉的牛羊牲口,不仅好端端的活了下来,而且,还奇蹟般的开始快速增长。

原本30斤的一只瘦绵羊,这两个多月下来,吃著青饲料和少量的精饲料,就长成了70

斤以上的肥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