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同道中人吶
说是补拍,其实是增拍。
因为时间太过仓促,拉著剧组去一趟河西之地,显然来不及,也不现实。
所以,经过几个人的一番商议,最后决定,在原片中加一个『酒馆抢劫欺负草原少年”的剧情桥段。
至於说具体如何操弄,自有北影厂的人去忙乎,陈春年才懒得理睬,招呼一声就走了李翰祥一样。
他是前辈高人,只管挖坑不管埋,给《双旗镇刀客》提了意见,跟著陈春年拍拍屁股走人。
“春年,走,去哥哥住所,给你挑几样紫檀家具带回去玩,茶几,案瀆,小把件儿都行。”
出了北影厂,陈春年站在路边等著打黄的,李翰祥开车跟出来,探出脑袋笑道:“来,上车。”
陈春年一看,好嘛,果然是港澳同胞的待遇好,这老头儿开的、难道是一辆英国老爷车罗孚p5?
他定晴一看,果然是这货。
后世几十年间,罗孚p5名不见经传,国內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汽车品牌,觉得奔驰、宝马、保时捷高大上。
实际上,1958年到1997年之间几十年,在香港人心目中,英国的罗孚p5才是真正的老爷车、豪车。
这一款车,当年可是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及梵蒂冈教皇的御用座驾,一时无双,牛逼哄哄。
“喜欢这车?”
陈春年上车后,四下打量,並伸手摸著老爷车的內饰、真皮座椅等,让李翰祥一阵好笑:“喜欢就送给你好了,瞧你这点出息!”
陈春年感慨不已:“哎,万恶的资本主义啊!”
李翰祥忍俊不禁,笑骂:“不就一辆英国佬的破车嘛,哥哥送你了,我在北平城里,
还有一辆莲,也是英国破车。”
陈春年摇头苦笑:“哎,就算李哥您想送,我不能开、也不敢开啊。”
李翰祥一愣,旋即苦笑。
这年月內地还没有私家车的概念,陈春年这样的身份,好像还真不敢开这种外国车两个人说笑间就回到了北平城。
在南锣鼓巷的一座四合院,陈春年重生归来后,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財大气粗,什么叫万恶的资本主义。
紫檀红木家具,就像一堆一堆的垃圾,隨意塞满了整整四间大屋。
还有一些钱幣,香炉,鼻烟壶,痰盂,笔墨纸砚镇尺等小玩意儿,在李翰祥的屋里头,就是一些小物件儿,小摆件儿,塞的到处都是。
还有就是各种书籍。
几乎清一色的线装书,有些保存比较完整,带著蓝皮儿、或红皮儿的函套,有布面儿的,有绸面儿的,看上去有点脏兮兮的泛黄。
最为离谱的就是一套金丝楠木的床榻,略微有些破损,缺了一些鏤,但不是很严重。
这床榻李翰祥自用,明確告诉陈春年,这院儿里所有的玩意儿,兄弟你可以隨便挑几样搬走。
唯有这床榻不行。
陈春年好奇问为什么,李翰祥呵呵笑著,说这床榻是宫里头倒腾出来的,货真价实。
陈春年“喊”一声,道:“您这院里头的物件,应该有不少宫里头倒腾出来的吧?”
李翰祥摇头:“绝大多数都是王府、格格和八旗破落户家流落出来的破烂,其实不值钱。”
陈春年瞅著那金丝楠木大床:“那这件儿呢?”
李翰祥一脸得意,嘿嘿笑著:“乾清宫东头暖阁的老物件儿,顺治帝与董鄂氏在上面嬉戏打闹、缠缠绵绵好几年,你品,你仔细品!”
我品个屁啊品,不就是一张龙床嘛·,不对,这床榻如果真是乾清宫暖阁的老物件,说不定还真是顺治当年的龙床呢。
陈春年隱约记得,大清国的皇帝,以乾清宫为寢宫的皇帝,好像就一个顺治、一个康麻子?
不过,也没什么意思。
不就一张龙床嘛,想想顺治帝年纪轻轻就驾鹤西游,说不定都与这龙床有关;毕竟,
不少大清秘史、野史记载,那位可是18岁就得了怪病,23岁就隔屁了。
有野史说,顺治与同治一样,得的是柳病,而不是什么天病。
还有野史说,顺治为了董鄂氏,与老娘孝庄太后翻脸,乾脆跑到五台山去出家。
野史很野,姑且听之。
不过,相比几年后开始泛滥的清宫剧,野史起码还能自圆其说,逻辑自洽,影视剧作品里头演的歷史,懂的都懂———
在李翰祥的居所里呆了一下午,喝了一肚子的茶水,谈天说地挺痛快。
这老头儿对传统古典的事物爱不释手,读书极多,角度刁钻,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挺对陈春年的胃口。
李翰祥也很喜欢陈春年,缠著问西北虎,问冰川,问雪山、海子、大漠和草原,像一个好奇宝宝。
当然,最最最让他感兴趣的,终究还是陈春年的鹿血大补酒当陈春年变戏法似的、从身上摸出一瓶鹿血大补酒时,老头儿的眼晴都看直了。
“春年,你咋做到的?”他上上下下打量著陈春年,露出一脸的不可思议。
陈春年哈哈大笑。
他拍一拍身上的衣裤,双手一摊:“没了,就剩最后一瓶了。”
李翰祥自然不信,不过,这老头儿也不贪,打开那一瓶鹿血酒,先用舌头品尝了一丟丟,说这味儿没错,跟他在湾湾喝过的皇家贡品一个味儿。
陈春年调侃:“一次一瓶盖就行了,千万別多喝,还有,喝酒之前,最好身边只有自家媳妇,要不然很容易出乱子。”
李翰祥神色淡然,笑道:“道可道,非常道。”
“对於我这种人来说,寻常女色,早已成了红粉骷髏,心不乱,性不乱,能出什么乱子?”
哎哟我去,这话说的牛逼。
不愧是国產风月片教父,这一份典雅喝气度,就很让陈春年高看了他几眼。
“好了,我该走了。”
傍晚时分,陈春年推开面前的茶碗,起身就走:“李哥,有空来草原找我,好山好水看不尽,鹿血美酒敞开喝!”
李翰祥赶紧说一定一定,如果有时间,一定去一趟河西走廊,看一眼敦煌莫高窟。
陈春年开一句玩笑,说日本鬼子本来要拍《敦煌》,结果让我给搅黄了,哥哥若有此心意,不妨咱兄弟二人合作一把,拍一部关於敦煌的片子。
李翰祥欲言又止,最终,却还是什么都没说,给陈春年挑了一大堆古玩字画。
陈春年笑著摆摆手,一样东西都没拿,便松松垮垮的告辞出门了。
他是陈春年,不是马某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