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走嘍,挖金子去咯

三日三夜后,陈春年便离了红寧县,赶回几千里外的阿克塞草原了。

温柔乡里固然好。

可是,这边一大摊子事,没有他这个领头羊,罗小虎几个人还真玩不转。

尤其是农场那边,百亩葡萄开始搭架,几十亩瓜果蔬菜需要打理,九千多亩玉米正在拔苗,需要灌一次水。

六个叔叔、六个婶娘种几十年旱田,对水浇地基本没什么概念,以为挖渠引水浇灌就行了。

陈春年开了一辆拖拉机,巡视一圈后,立刻传令,在哈尔腾河上游挖掘了一个大涝坝,用以蓄水。

冰凉的雪水灌入涝坝,让太阳暴晒两天后,再在上游开一个小口子,让河水源源不断的灌进来。

与此同时。

涝坝的另一头也开一道小口子,让温度明显升高很多的水,源源不断的浇灌庄稼地。

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河水温度太低,对葡萄、瓜果蔬菜和玉米苗儿造成伤害了。

另外,为了防止土地盐硷化,陈春年特意打电话请教了农大盛校长,採用了『上灌下泄”的浇水模式,同时也避免了灌水太多,对庄稼造成涝灾。

九千多亩农场,浇灌一次水,估计得十几天才能完成。

陈春年快刀斩乱麻,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工作任务分解完毕,剩下的,便是叔叔、婶娘们的辛苦了。

哈尔腾大峡谷口的鹿场,规模也大了两三倍。

在他去北平城的这大半个月里,草原老丈人库尔班大叔全力以赴,又赶来了三群鹿,足足120只。

一群马鹿,两群梅鹿。

舅子哥热曼大哥,通过以物易物的形式,用牛羊牲口,用子弹,用陈春年家的萝下干榨菜,换来了90只梅鹿。

至此,鹿场的底子已经打好,接下来的几年,只需要科学养殖,不断繁殖培育,每年的收入便是一大笔钱。

陈春年算过一帐,以眼下247只成年鹿、117只幼鹿的规模,再过三五个月,

他的第一批鹿血大补酒就能如期投產了。

此外,还有名贵中药材。

雪莲,鹿茸,锁阳,西北野山参,麝香,牛黄,狗宝,冬虫夏草等十几种,

品种不多,但都挺值钱。

草原人整天放牧牛羊牲口,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在转场,几乎每一户牧民家的帐篷里,都存了不少隨手挖来的名贵中药材。

这些东西存在帐篷里,基本没什么用。

所以,听说陈好人不仅大量收购牛羊牲口、马鹿、梅鹿,同时还在大量收购中药材。

都不用他自己动手,热尔曼大叔、哈力提兄弟等『草原二道贩子』,就开始帮他收购。

价格低到离谱,就连陈春年自己都快要看不下去了。

比如,一根三四斤的极品锁阳乾货,拿去北平城泡酒,差不多能卖350块钱,

卖给陈好人,只须10斤萝卜乾榨菜,不到3块钱。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陈春年回到草原深处的鹿场,与红寧县『支援边疆』的医疗小分队见了面,

请人家吃饭喝酒,每人发100块钱的红包。

上一次杨裁缝突发脑溢血,让陈春年悚然心惊,明白了一个天大的道理。

人这一辈子,平安、健康最要紧。

钱可以慢慢赚,人病了、没了,那可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永远的遗憾。

这种低级错误,这一辈子绝对不能再犯。

萨日娜的状態很好,体態丰腴,面色红润,身手矫健,每天挺一个大肚子在鹿场里忙前忙后,像一个温柔贤惠的母鹿。

陈春年回来几日,她高兴的像一个孩子,一有时间,就贴过来蹭啊蹭,跟鹿场上活蹦乱跳的幼鹿一模一样。

在夜晚,尤其黏人。

挺个大肚子,办事有点不太方便,陈春年也不敢过分深入探究,有点缩手缩脚。

萨日娜却说,没事没事,她听一些草原妇人们说过,人与牛羊牲口一样,怀孕了,绝对不能躺著不动,反而需要每天活动才更加安全、健康。

於是,两个人每天晚上活动一两次,

还別说,好像真没事,萨日娜的身体和精神状態,反而愈发饱满,整个人如牡丹之盛开。

明艷绝伦,美不胜收——.—·

安顿好农场、鹿场的一应事宜,与萨日娜耳鬢廝磨七八日,陈春年终於开始了他的淘金之旅。

事关机密,他没敢惊动其他人,就带了罗小虎、罗大虎、乔老五、朴大力四个人,悄然进入哈尔腾大峡谷。

第一次进来是探路。

老丈人姜先生说,这一条峡谷的黄金储量惊人,但不是那种常规老金沟的7

沙金』,得採用工业化手段。

为此,陈春年在北平城里晃悠时,跑了好几个新华书店,买了一大堆挖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