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四喜丸子 杜小真
“这一次,咱老陈家四喜临门,所以,我给咱做一道四喜丸子。”
“这算是一道天下名菜,源出於山东,流传於北平、天津卫、河北和山西,
堪称鲁菜代表作之一,保证让大家吃的满意。”
一边说著,一边开始割肉,剁馅儿。
五肉,荸薺(biqi),葱姜蒜末,鸡蛋,椒粒儿,八角,大葱。
主材和辅料简单。
关键是烹製手法,火候和一点小技巧,因为,这一道『四喜丸子』的烹製过程,不仅有油炸,燉煮,最后一步还要大火收汁。
一个不注意,可能就作废了。
“一份四喜丸子的用料,大致为五肉500克、荸薺150克,葱姜蒜各30克左右,鸡蛋两枚,椒18粒儿,八角1个,大葱半根。”
“先用75度左右的温水泡椒粒儿。”
“然后,五肉剁馅后,加入葱姜蒜继续剁,直到剁成烂泥糊糊才能用。”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然后打散,把椒水和鸡蛋液倒入肉馅里,再加入料酒,盐,淀粉搅拌,直到肉馅上劲。”
“接下来,就是荸薺的用法。”
陈春年手持两把菜刀,上下翻飞,噹噹噹噹一顿操作猛如驴,引来二三十人围观。
这些在后厨帮灶的,多为姨姨、娘和平日交好的几户人家的妇人。
大家都听说过陈肥肠的厨艺,起初觉得不以为然,还当是只会做卤肥肠。
今儿一见。
好吧,光人家这一样刀法、刀功,没有七八年、十来年的勤学苦练,根本就做不到好吧。
比如这一次,因为晚上过来帮忙的人多,一份四喜丸子肯定不够啊。
所以,陈春年早早计算过,最少得一次性做四十份。
什么概念?
一份四喜丸子的用料,就要一斤上好的五肉,四十份,可不就得剁四十斤肉馅?
噹噹噹噹当。
一口气剁了四十几斤肉馅,陈春年的胳膊有点酸,额头开始见汗,这才让一帮婶娘、姨姨、陈雪晴、姜红泥、杜小真等上手。
一时间,院子里临时砌的炉灶上,火光耀眼,油香四溢,才开始炸丸子,就有人使劲吞咽口水了。
哎,这才哪到哪嘛。
陈春年炸好肉丸子,另起锅,倒入有机酱油,热水,八角,葱段,倒入丸子,盖上盖子,开始中小火慢燉。
“一般情况下,15分钟左右,汤汁调料就可以基本入味,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陈春年洗了一把脸,继续给婶娘、姨姨和几个小泼妇教做美食,说了好几个实用小绝招。
比如,剁完肉馅儿后,搅拌的时候,一定要顺时针方向持续搅拌,绝对不能乱搅一气。
这样搅拌出来的肉丸子,才能达到弹性十足,富有韧劲儿,有嚼头,咬一口细嚼慢咽,能香死个人————
“好了好了,閒人让开,大火收汁咯!”
十几分钟后,四喜丸子的烹製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大火收汁儿。
一开锅,嘴,这个香!
尤其这大晚上的,满院子都是肉丸子的奇特异香,只是闻了鼻子,就令人食指大动、狂吞口水。
顺带著,陈春年氽了一个酸辣肚丝汤,好让一些吃不饱的人,喝几碗汤糊弄一下。
“那个谁,小陈,过来端盘子!”
“瞧你的样子,当了作家、诗人,在北平城里呆几个月就了不起了?”
“还有那个谁,姜红泥,杜小真,你们两个人著不动,真以为自己是竹竿啊?”
陈春年瞎咧咧著,哈哈大笑。
陈雪晴、姜红泥、杜小真几个人,在陈春年的指挥下,开始快手快脚的摆放桌椅板凳、端菜上桌。
六个凉碟子摆放整齐,无非皮冻、凉粉、酱香牛腱子、冷切羊羔肉、凉拌萝卜皮和蒜泥黄瓜。
一盆汤往中间一放,几碟四喜丸子一上桌,汾酒打开,往酒盅里一斟满-—"·
几乎所有人都开始两眼放光,瞅著眼前的一桌酒席,默默的吞咽著口水。
哎,这才是待客之道好吧!
陈春年一边解围裙,一边进了堂屋:“外爷,爷爷,来来来,您二位上座。”
“他外爷,您坐我外爷身边,红泥,过去坐咱爸身边,给老头儿多灌几杯酒”
“妈,您坐红泥身边。”
“姐姐,杜小真,你们两个也坐下吃吧,反正等你们嫁了人,也是亲戚。”
“大舅,二舅,二爸,来来来,都坐都坐,吃好喝好別客气,出了门谁哗哗说没吃好没喝好,小心我拔你们自行车的气门芯!”
三言两语的,就按了几桌酒席。
陈春年的一张嘴实在太方便,说到谁,谁的心情好,就连老丈人姜先生都被惹笑了。
他给自己倒了一盅酒,给各位长辈敬了一圈,咧嘴笑道:“我明儿结婚,不能多喝,你们可不能藏著掖著耍赖皮啊。”
眾人皆笑。
大家举杯共饮,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唯有一个陈老师,站在靠门口的炕沿边,一脸的委屈巴巴,看著人高马大的儿子,都快要气哭了。
“这孽障、哎,这孽障!』
安了一桌人吃肉喝酒,竟然忘了他这个老父亲·——·
“小年,明儿你结婚,算是一桩大喜事,还有哪几件大喜事,说来听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