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京圈大佬

赵坤对郑小龙的印象很好,这个印象源自於上辈子的记忆。

作为大院子弟和京圈大佬,混跡演艺圈近四十年从未传出过什么乱七八糟的緋闻,平时没有那么张扬,相对比较低调。一直都在认认真真地拍戏,也不搞资本圈钱之类的把戏。

也算是京圈大佬中的一股清流吧。

关键这个人还比较正,比如后世策划並执导了一部正能量的单元剧《功勋》。

在大致了解了一些情况之后,赵坤没有多绕圈子,直接问道:“你们这部戏大概需要多少投资?”

咦,这么顺利吗?

郑小龙和冯晓刚都感到很意外,毕竟在京城地界上想办点事,通常来说没有五六七八顿饭,根本就办不下来。

至於赵坤带来的小霍也很意外,不禁看了自家老板一眼,心里还在暗暗念叻:这么草率吗?

秦奋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只管吃喝,对於公司投资这种大事跟他无关。

张燕则一脸淡定,作为一名会计,老板怎么说,她就怎么做。还和以前一样,一如既往地相信和崇拜自家老板。

意外过后,冯晓刚觉得自己倍有面子,看向赵坤的眼神充满了感激,接著又难得挺起胸膛看向郑小龙,活脱脱一个得胜归来向野尻太君表功的贾队长。

郑小龙相对比较谨慎,在確认赵坤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后,才斟酌道:“考虑到这部戏全程在纽约取景,初步预算估计在1000万左右,其中包含150万美金的外匯。”

一部体量不过20集的电视剧,总投资1000万多吗?

以现在的匯率,150万美元折合人民幣大概在855万左右。

当然如果按照1:10乃至11、12的黑市价来说,要远远不止这个数,总投资甚至要接近2000万。

相比后世那些动輒上亿乃至几个亿的大投资来说,一点儿都不多。

但毕竟年代不同,如果和前年热播的50集体量的电视连续剧《渴望》总共才110万製作的费用相比来说,这1000万的投资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盈利呢?

现在可不比后世,尤其是电视剧最顶峰2019年,类似《九州縹緲录》这种古装玄幻大剧,台网双播,首轮售价高达近十亿。

此时郑小龙和冯晓刚都紧张地看看赵坤,郑小龙想了想还补充道:“自前我们缺的就是那150万美金的外匯投资。”

答案显而易见,就是问赵坤能不能投这150万美元。

“这么大的投资,你们打算怎么回收呢?”赵坤沉吟著问道。

郑小龙连忙道:“一共有四个回收途径,第一就是卖播出版权,如此投资体量的电视剧,我相信单些省级电视台的购买就很踊跃。”

赵坤点点头,其实不光是投资体量的问题,故事题材以及京城电视剧製作中心这块招牌同样很重要。

“第二是录像带的发行也会带来一部分的资金回收。”

关於这个只能说聊胜於无,一方面当下录像机的普及率不高,另一方面录像带是可以翻录的,市场很狭窄。

“第三就是gg了,除了贴片gg之外,还可以在剧中植入一部分gg”

说到这个郑小龙很有心得,因为他去年他负责主导策划的《编辑部的故事》就开了植入gg的新河。当初是没钱不得已为之,一不留神却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关於这点赵坤倒是知道的,原版《京城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里的植入gg就曾经作为过一个经典的案例。

就是姜闻饰演的王启明平时抽的都是三五烟,三五烟的烟盒几乎在每一集都出现过,而且每一集都有多个镜头。

《京城人在纽约》播出后,据说三五烟在中国大陆的销量翻了好几倍,成为最畅销的外国菸草品牌,其影响力甚至还延续了十多年。包括赵坤这个穿越者现在也习惯抽三五。

后来有人戏称,万宝路那经典的牛仔gg在中国大陆打了好几年,结果还比不上三五在《京城人在纽约》中的植入gg影响大。

也正是因为《编辑部的故事》植入gg的成功给郑小龙增加了不少底气,侃侃而谈,说完直接干了一杯啤酒,口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