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其同窗与在读书院也可得相应的次级封赏。”

加个当地的官职,虽然一般不会给什么实权,只有一个品级在。

但作为一个读书人,这不就是最好的护身符么?

听完张升的话,刘大夏点了点头,觉得这提议还算不错。

退敌五百,护了一村百姓,这功劳不算小。

但是往大了说,也不算太大。

张尚书说的封赏,也算是丰厚。

弘治皇帝听后,脸上的表情並没有太多。

他又把第二封书信连带著后面的记帐法子一併传下去。

这次,书信先给了户部尚书佀钟。

佀钟看了一眼,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刘大夏。

这人家刘大夏儿子写给皇帝的书信,给他看做什么?

佀钟带著疑惑,开始看了起来。

前面写的也是这个义民赵策的功劳,他简单的看了一眼。

到了后半段......“借贷记帐法......”

看著看著,他不禁老躯一震,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皇帝。

弘治皇帝对著他点点头,佀钟便低头,继续看了下去。

等到看到后面记载著记帐法子的纸条时,他已经忍不住激动的微微颤抖了起来。

旁边的刘大夏已经看完了书信,递给了一旁的张升。

看著佀钟的样子,他也有些好奇自己儿子带回来的这法子究竟是什么。

於是,刘大夏也忍不住,偷偷伸了伸脖子,斜著眼看著佀钟手中的那张纸。

佀钟作为户部尚书,对於这些经济和帐目之类的东西,自然是格外敏感的。

他看著这信上的方法,突然激动的抬头说道:“陛下,臣请求拿一本帐本验证此法!”

弘治皇帝自无不可,直接让人带了一本帐本上来。

佀钟也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直接站在桌前,开始按照纸上的方法核算帐本。

“借方、贷方.....”

他一边喃喃出声,一边在纸上快速的列著。

看完信件的刘大夏和张升,也都好奇的站在他身旁,看著他的动作。

几个年纪加起来超过160岁的老傢伙,凑在一起听著佀钟嘀嘀咕咕的。

弘治皇帝也抬脚,走了下来。

太子百无聊聊间,也跟著走下来,想要看看这让几个老大臣都好奇的东西是什么。

佀钟虽然人老,但是耳清目明。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便把这一本帐本核算了出来。

再一对比原先核出来的数据,他脱口而出道:“都对了!”

“一炷香时间不用,臣......”

他激动的双眼圆瞪,嘴上快速的说著:“陛下,这帐本,臣核算之时,用了十个人,才堪堪在一炷香的时间盘出来!”

“如今这法子,一炷香时间不用......”

佀钟越说,越是激动。

如果他们户部有了这法子,那哪里还用每年大年三十都守在户部里面过?

弘治皇帝见到佀钟此状,眼里带了点笑意。

“既然此法有用,那张尚书认为该如何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