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愚被弘治皇帝派往两广去处理盐政,巡视盐场。??? ?9s????.??? ????
弘治皇帝自然还是记得的。
算算时间,这也是到地方了许久。
又想起方才的奏摺,说那群贼目抓了朝廷的御史,意欲强占府城,与广西土司联合起来搞事情。
这被抓去的人,不用想都是自己派过去的刘如愚了。
这是刘如愚被救了出来,然后发现了那边盐场的什么事情不成?
这段时间,弘治皇帝也一直在心焦这盐政一事,而且也有些掛心刘如愚的安危。
想到这,他赶紧说道:“拿上来。”
刘如愚因为条件有限,写的是普通的书信。
旁边的公公把这书信拿了上来,弘治天子毫不迟疑,直接打开看了起来。
“臣刘如愚巡抚两广盐政......途中不幸被贼掳去,幸得高州府义民赵策相救......义民赵策以一当百,协助守军关闭城门,得以护全城中百姓......”
“又是这个赵策?”
太子嘀咕道:“这读书人怎么立了这么多军功?”
说话间,隱隱带著些羡慕。
一个读书人还能带著自己的同窗退敌,还能以一敌百,护住全城百姓......
弘治皇帝现在倒是比刚看到老冯奏摺的时候淡定多了。
看来这次的叛军事件中,这赵策出力確实颇多。
这么一个读书人,居然这般勇猛过人,確实罕见。
而且刘如愚作为两榜进士,这一手书信写的,虽然其中辞藻华丽,但敘事却言简意賅,让弘治皇帝看的速度都不禁慢了一些。
不过,这书信到了这里,还没有完。
弘治皇帝又顺著看下去。
“臣借住义民赵策家中,得此人一核算之法,可在数日之內,核算大量数据,若能將此法用於户部......”
后面的內容就是关於这核算之法的,太子有些兴致缺缺的收回眼神,低头去看那副消失的差不多的字。
书信后面,附了另外一张纸,这纸上写的,正是刘如愚从赵策身上学的借贷记帐法。
弘治皇帝眉头微锁,仔细的看著这上面的內容。
作为皇帝,他自然早已经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朝廷以经义文章取士,但是治理国家和处理政事之时,却往往不是经义文能解决的。
如今刘如愚得了一个能让他户部工作效率更高的办法,弘治皇帝自然是重视不已。
看完之后,他震惊的说道:“居然有此等办法?这帐本这般看来,確实是简洁明了,还易於查错。”
“这义民赵策,可是个人才。”
想了想,他说道:“宣户部尚书佀钟和礼部尚书张升前来议事。??? 6??????.?σ? ????”
顿了顿,又说道:“刘御史是刘尚书的儿子,把他也一併请来。”
宫人得令,小跑著下去宣人。
不多时,三个大臣皆聚暖阁。
礼部尚书张升、户部尚书佀钟与兵部尚书刘大夏。
行礼之后,弘治皇帝温和的给三人赐了座,隨后才把今日得到的奏摺和书信,依次给三人轮流看了。
先给的是老冯的奏摺。
礼部尚书张升最先看完,瞬间就猜到了皇帝召他前来的用意。
“臣以为此子有功,该赏。”
弘治皇帝点头与,说:“如何赏赐?”
张升想了想,说道:“陛下先赐了义民旌表与亲笔牌匾,念其读书人身份,此次可加赐其当地官职与钱財,其护一村百姓,可为其同族减免若干年赋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