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他一声令下,城墙上顿时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如同蝗虫般扑向安从进及其残兵。安从进已无气力再战,但仍妄图抢回儿子的半副尸身。他踉蹌著向前衝去,口中嘶吼:“知祥!我的儿!”

然而,城上箭矢密集如蝗,他的亲兵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几名亲兵见状,急忙衝上前拉住安从进,焦急地劝道:“將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走吧!”

安从进心中悲愤交加,早已失去了理性。他挣扎著想要衝向那半副尸身,口中喃喃:“知祥……我的儿……”亲兵见此,无奈之下,只得一记手刀將安从进打晕,將他驼在马背上,死命保护著他逃离襄州城下。

高从诲站在城头,望著安从进等人狼狈逃窜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转身对李勇说道:“传令下去,全军追击,务必生擒安从进!”

李勇抱拳应道:“属下遵命!”他转身离去,眼中闪过一丝冷酷。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一层血色,、襄州城下,风声呼啸,箭矢的余音仍在空中迴荡,仿佛在为这场权力的更叠奏响哀歌。

另一边,晋军大胜,韩青、张从恩、焦继勛、郭金海、陈平直等人分別领所部回营。营中將士欢呼雀跃,胜利的喜悦瀰漫在空气中。然而,当眾人齐聚中军大帐时,却不见郭荣的身影。帐內空荡荡的,唯有案前留了一份黄麻纸所写的信。

张从恩眉头微皱,心中隱隱有些不安。他上前將信件拆开,展开细读。信中写道:

诸將军台鉴:

“顿首再拜。见字如晤,此时吾料逆军以破,然兵戈暂息之日,即某掛冠之时。今诸君荡寇之勛,当效『不可矜功自伐』。此诚將士用命、三军用锋之功。

邓州城北二十里外,已备青牛二十驾,载新麦千斛,可充三日行军之资。张节度久歷戎行,深諳兵法,宜拜为行军总管。切记三事:一者过沿途州府遇城郭则绕行十里,免惊扰城中百姓;二者入市井必以绢帛易粮草,某已在中军府库预留钱五十万緡;三者入襄州前整肃部伍,勿扰耕市。

襄州白铜堤畔,某已命人筑醴泉台,备河阳豚、汉江鱠、光州酒以待。待诸君整军入城日,当效淮阴侯登坛拜將之仪,悬安逆首级於譙楼,置凯旋乐部於瓮城。另附《安民十策》於襄州府衙,开仓放粟,蠲免秋赋,此皆诸君仁德所至。

伏惟珍重

散人郭荣顿首”

张从恩看完信,倒吸一口冷气,心中震撼不已。他抬头看向眾人,语气中带著几分敬佩与感慨:“郭先生真乃神人也!此信已將后续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连粮草、行军路线、入城仪式都一一备妥,甚至连安抚百姓的《安民十策》都已准备妥当。”

韩青等人闻言,纷纷凑上前来查看信件。郭金海看完后,忍不住嘆道:“郭先生果然深谋远虑,连我们没想到的细节都已安排妥当。此等才智,真是令人嘆服!”

焦继勛点头附和:“是啊,郭先生虽已掛冠离去,但他的谋划却仍在为我们铺路。我们只需按他的安排行事,便可事半功倍。”

张从恩收起信件,神情肃然:“既然如此,我们便按郭先生的安排行事。大军休整一日,明日一早出发,前往襄州。”

眾人齐声应下,隨即各自回营准备。次日清晨,晋军整装待发,张从恩按照郭荣信中的指示,命大军绕行沿途州府,避免惊扰百姓。每到一处市井,必以绢帛易粮草,军中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