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盐硷地里去追梦
“—一非常荣幸能够代表2009届的本科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同分享这四年的光影流转,以及那些充满希望与感动的日子"
郑钱站在台上,念著手中演讲稿的开场白。
这份稿子是栗娜准备的初稿,原本中规中矩,空洞而华丽。郑钱拿到手后,犹豫了一个晚上,最终把整份稿子大刀阔斧的改了一遍。
他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尝试著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了一一对现状的看法,对行业的看法,对未来的看法,等等一一听老周说,他改的那版提交上去审查时,学工部里爭议颇大,很多人都觉得他的这份发言稿『不够友善』『不够稳重』『影响团结”。
最后还是院里一锤定音,任凭这颗学院近些年“最大的果子”上台自由发挥。
“一一我想感谢的人很多,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朋友与同学,学校领导们,中影韩总,岛国首相,等等,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站在这里感谢一整个小时—”
台下响起一片低低的笑声。
郑钱却没有笑。
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发言稿:
“一一但我觉得,今天坐在这里的同学与老师们,可能对我的致谢词並没有那么多的兴趣,而是更希望听到我讲一些具体的、现实的东西一一比如怎么拍出一部获奖片,比如怎么拍出一部票房过亿的类型片,再比如怎么才能让岛国首相去看你的电影,等等。”
最后这个“再比如”算是一个俏皮话式的结尾。
大家应该笑的。
但这一次,会场却没有丁点儿笑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坐直了身子一一不仅仅学生,
还包括许多学院的老师,以及校外的客人们一一脸上都露出迫切的表情。
郑钱扯了扯嘴角。
索性丟开了手中的演讲稿。
“一一我很想现在拿出我的『无敌兔”,给你们大家拍一张照片——因为这个氛围与画面实在是太棒了。有一种名叫『渴望”的情绪喷薄而出。
大家应该记住这种感觉。
因为拍电影也要遵循相同的道理:观眾渴望的,就是我们要拍出来的。
拍电影,首先要人民群眾喜闻乐见。別上纲上线,要这个价值、那个价值,国外稍微有点票房又要什么推广华夏文化,没必要不管是歌、小说、还是电影,衡量价值的根本標准是大家的接受度。观眾觉得好看,愿意为你钱,就够了。
其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媒体评分与观眾评分、专业评分与市场评分,逻辑都是不一样的。专业的喜欢讲究什么艺术性、观赏性;媒体喜欢横向对比,纵向对比-但观眾就很简单了,还是第一条,好看就行。你的电影追求哪块玉,就去找那块相应的石头。
最后,电影也是一门艺术,任何艺术创作,要学会坐冷板凳。这里的“冷板凳”不是让你过『清閒冷落”的日子,而是让你摒弃那些没有意义的社交与事务,时间更多的留给自己剧本、自己的相机、自己的分镜头脚本。
把时间交还给自己,独处时,我们自然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一如果这个时候你没有丁点儿拍电影的念头,只想著睡觉,我觉得你是不適合这个行业的。
前几天我翻《百年孤独》的时候,看到这么一句话一一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
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一一反过来,我们忍受过漫长的寂寞后,终將可以见到生命的灿烂。
以上概括的是几条属於『普適性”的原则。
不適用於某些特例。
因为任何领域都有些不讲道理的人或者事情。
警如拍电影这个事儿。
有人十步一磕头,磕了十几二十年也见不到心中的布达拉宫,可有些人一出生就是活佛转世,一路顺风顺水。有些人把各类教科书翻烂了,拉片拉了一两千部都不得其门,有些人吃著火锅唱著歌,抬手就是一把王炸。
到哪儿说理去?”
“一一这个『不讲道理的人』,他这是在说他自己呢吧!”台下,本科毕业生里,袁珊珊凑到杨蜜耳边,小声了一下。
杨蜜小小的肘击了好友一下:“一一他说的难道不在理?”
袁珊珊嘶了一小口凉气,然揉了揉肚子,一语双关道:“確实在理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不讲道理的人或者事情。”
“—一好的、普適的原则,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就像地里的庄稼,好的侍弄可以让庄稼健康成长,前提是,“地”是好的。如果地已经板结、盐硷化,农夫侍弄的再用心,庄稼也长不好的。”
说到这里,郑钱抬头,环顾左右,语气稍稍轻鬆了几分,询问道:“有人知道什么是盐硷地吗?”
没人回答他这个很不·电影艺术』的问题。
停了几秒,年轻导演自顾自开口,回答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