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开矿和试探进攻

“要改变一个地区的生态,必须自己入局。”武飞看着面前这片蜿蜒流淌河流的尽头,原本那灌木丛夹着的溪流,已经是一片人造水坝了。这个水坝让周围变成了芋头田,而在水坝旁边金蟾石像旁,农人草鞋的印迹密密麻麻。

在武飞的计划中,他要让雍鸡关以南的蛮族部落,步入有一定农耕能力的“土司”时代。

为了这个目标,除了给予其一定量的耕犁这样的铁器,还向其输入了封建价值观。

在领主老爷们的价值观体系下,征税更困难的渔夫和猎户是贱民。与农田绑定的农夫、和作坊绑定的匠人,才是值得保护的人民。

这样的等级次序差别,是封建和蛮荒之间非常明确的特征差异。

武飞:“如果种田的身份地位,依旧是落后于原始部落中那些打猎的;那么铁犁最终还是会重新被锻打成狼牙棒、铁剑。”

当然,人教人学不会,事教人一定得学的会。

武家军只有在该地区打造出一个以大爻国族为主的耕战样板,不断在水源和贸易上不断欺负、与当地蛮族文化交流产生矛盾摩擦的社群,才能对当地蛮族进行文化制度的转变。

这里,武飞是考虑过一类人的处境的,那就是余白这类行商给这些部落们推荐的大爻无地农夫。武飞的预期目标,是让这些农夫们教导那些蛮子们开荒种田,但这只是自己主观意愿。

就如同前世东方的海外文化宣传部,主观上想让孔子学院代表文化走出去。但客观上,别人不接受!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有所谓”敬酒不吃,吃罚酒“。故,对蛮子们推销文化的时候,不能老是敬酒,该给罚酒的时候就得准备罚酒。

出塞的农夫们与“和亲公主”一样,承担着文化交流使命。这个使命有时候会让人憋屈丧命。

武飞得在关外给他们谋取一个退路。一个可以快速逃往避难且退守的地方,一个防守结束后还能够复仇反击的地方。

于是乎,武飞就为此点亮一个“灯塔”。

奋行城,就建在了雍鸡关以南两百里处。依托赤链山东部余脉,且该处只有一条河流向下汇入灵江。

武飞选定这里,不仅仅是亲自进行了详细战略考量,更是找来一些堪舆师,经过反复的测量,确定此处为“王气”所在之地。

此地向东虽然是茫茫无尽的原始丛林,但是已经没有山坡起伏了,而再过五百里,就是海岸线,理论上未来开发足够,这片森林都被砍伐后,就都是可以种田的冲积平原。

可以辐射控制一片可以被农业开发的处女地的点,则为有“王气”。由于这片土地和大爻内土被山脉隔的太远,所以“王气”是断裂的,只有一小块。但也足以用来承载“王道”辐射周边。

故,此次出征中武飞最大的战略布局,就是在这里定下了一个城池!

毕竟,总不能次次出关都从关内调兵跑到灵江北边对峙吧?第一次属于打通路线的必要投资,沿途各个水源点、补给站需要军事保护完成建设;但第二次第三次,过多军事力量在该地区站岗就属于浪费了。

而现在有“奋行城”为关外的战略支点,武飞就能把一千的经济适用性军事力量常驻在这里。然后就能依此为基点通过驻地震慑,维系五千左右仆从军的军事力量。这样调整之后,就可以极大节省下次开关军事行动的成本。

只有不断将控制线内的军事调动成本下降,才能真正推过灵江嘛,才能向南横扫“离火宗”这个反动会道门……咳咳咳,破山伐庙嘛。

……

这是一座长一百五十丈,宽为一百丈的城池堡垒。建造城墙的材料,是去年就开始砍伐堆积在某处阴干的木材,以及赤链山脉余脉一个小山包上开采的石料。城墙高度两丈,并不是东方式防御体系。东方城墙的防御,是依靠厚厚城墙上面可以走人车马。而这个城市的城墙高点,只能让两人走过,其防御重点是链接着城墙的高楼。而高楼用料非常实诚,可以让火炮有良好射角扫荡对面。

这更像是一个西式堡垒,其优势是比东方城池要省钱。东方城墙是需要大量石材和非常消耗劳动力的夯土层。

这样一个西式堡垒的缺点,是仅仅只能防御文明水准比较低的敌人,一旦敌人拥有火炮和投石机,架设到近距离后,堡垒就会很危险。

当然,并不是这一个孤零零的城堡,周围有一些相对较矮的墙围起的附属堡垒,防止火炮直接抵到堡垒城下。

所有附属堡垒周围,都有一条对于进攻方面来说非常恶心的水沟。

而总体水沟布局是诸多水沟汇入主要堡垒周边护城河。水沟就如同“半”这个字一样,而护城河上三个吊门就如同“半”的三个分叉,分别对应城门口水沟汇聚的三个分块。城门这儿依靠吊桥这个交通点,能够随时去城外水沟任意一区块。

进攻方围攻任何一个辅助堡垒,主城堡都可以根据敌人在那个水沟区域的兵力多寡,来出兵支援。

具体就是城门有三个吊桥,分别对应水沟划定的三个区块,在进攻时候放下某座吊桥,守军大队冲出来将被水沟分割的少量敌人砍死,然后隔着水沟用弩箭射击攻击附属堡垒的人。

除非敌人有足够的兵力在每一个水沟两侧都完成足够部署,否则就得面对主城堡这种“你在左岸,我就在右岸”“你在右岸,我就跑到左岸”的局面。

武飞用刀子插了插城墙岩石壁垒,岗岩的石块,让铁剑擦出了火。

一旁建城的军士们则是全程小心陪同:如果验收不合格,第一年驻扎的名单就有他们。

武飞点了点头,随后入城。城池内有三个水井,水井里摇曳几条小鱼,预示着水是活的。

武飞站在左翼城头高点,望着远方二十里外的大江。武飞:在大爻疆土之外打造了这个城,已经有了守藩篱而封建的事实。

在此时城隘中,军士大营已经开始在处理牛肉。这些都是运过来的过程中,中途病故的牛,而更多牲口则在城池内专厩区安置,垦拓行动下个月即将开始。

武飞:该做的任务都做完了,年前,试探一下。

…试探的分割线…

戍天历,29年11月,灵江以南,这里对于大爻来说是标准的敌后。一支率属于武家军的两百多人的甲士部队,在茂密草林中前进。开始了反向打草谷。

这只部队混成非常奇怪。其中北边的人族一共是四十五人,其余的都是从南疆部落召来的各族猎户组成的部队。

去年主力大军和离火宗隔江对峙,当时离火宗是调动非常积极,但今年来,他们好像有些松懈。武飞觉得这样不行啦,于是决定用小股部队来穿透灵江以南。

对武飞来说,这次进攻哪怕失败,自己也是承受的起战争成本。其最大损失是“士气”,但随着本方已经出关快结束,马上就要回去了,“士气”降一点也没问题。

策划此次特种作战的武飞给予参与者厚赏,所有斩获首级,都会按照“守关战”的三倍的功勋来算。随行的南疆辅助军们获得的功勋,可以兑换牛羊,也能兑换爵位。毕竟武家军组建南方仆从军势在必行,有很多仆从军军官名额,仆从军们拿到功勋后,绝对是可以兑换到让他们满意的地位。

当然这些南疆部落猎人们的大部分,还想不到这些。他们盘算的还是自己这个层次所需。

角人的头颅,两个值一头五十斤黑猪。山魈的首级就是可以价值一头牛了。只要猎户可以斩获,这些牲畜当即就可以送到其所在的部落。

在这些部落中,往往一头猪羊就可以体面的换来媳妇了。

不管怎么说,这一支试探部队集体抱着建功立业的心态,开始了渗透作战。

11月23日,这支两百人的甲士,轻车熟路的堵住了灵江南的一条大路,堵住了两头战象。

这里向导发挥了优秀的作用,从大象在泥泞中的脚步距离、深度,判断出了战象的数量,以及是否有跟随其他力量——不愧是猎人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