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新金砖商会

戍天历29年八月下半旬,又是一年出关日子到了。

和去年一样,人海聚集在雍鸡关前。运输货物的牛车马车也都在先头部队保护下,在关外六个站点提前预备好。

这些站点所指向的道路上,那些去年被开辟砍伐的杂木,今年仍能看到,但是其阳面挂绿色青苔,阴面衍生出蘑菇。

灵江流域的雨季进入了末尾阶段,云彩消失后,天空陡然变得炎热起来,但是在丛林繁茂树叶遮蔽下,土壤中还残留着雨季保留的水,随处可见涓涓细流。这些从丛林腐殖质中渗出来的水,也许在几个小时前刚刚浸泡过林中腐尸。故,这里不同于北方,一些看似流动,清澈的小水潭内部的微生物含量极多,属于“毒泉”。

而一些在山岭上因为早晚水汽在岩石上凝结而形成的小溪,则是可以饮用的“甘泉”。

武飞率领的大军延续去年武装游行道路,比去年更快向南推进。并且由于武飞这几年的恩威并施,有那么一批愿意主动为大军带路的部落青年。在向导的指引下,这次要比上次更轻车熟路,大军行进中也建设了更多军站。

这次军团行军相对去年更加熟练,灵江以南那些个“不开化”的生番部落们派来的猎手,去年还能摸到大营的边缘,今年就因为同北边那些穿上衣的同族相遇,被仆从军营中的战獒扑上去,咬在了地上。

今年,武飞军事计划中,依旧是隔江和灵江以南的部落群们对峙。依旧不会过江进行大规模作战。

但是要在经济工作上,好好管一管商人们了。

在营帐中,武飞看了一下出关货物,陶锅,瓦罐,布匹,食盐,绳子,诸如此类。商人们出关赚取暴利,武家在关内通过利润可以笼络大军,但是贪婪的武小雀觉得还不够,因为仔细盘算一下,现在出关时,商人们为大军提供的服务,已经不配享有低风险高回报。

武飞的心啊,在斤斤计较,且凉薄!

在武飞的另一本账本上,记录着商家们在南疆采买货的物,大头还是那三大项,玉石,木材,牲口(包括奴),若是商家们知晓武小雀手上有着这样一个详细账本,一定会警惕且想知道“武飞不好好打仗,记这个账本干什么?”

商人们很清楚:武飞不务正业时,真的会做生意。

话说这两年,商人们的嗅觉已经感觉到武飞的疏远了。

他们对于武飞这些年来在各个商业渠道设卡收钱的情况,是很敏感,相当于他们的每一条赚钱渠道,武飞都要掐一把过来。而且还是积极的掐。

关内的几个大户们已经多次暗示武飞:大人你好好打仗就可以了,赚钱的事交给我!面对这样的“好言好语”,武飞无动于衷。

武飞心里冷哼:你们想搞什么,我不知道?前世寡头们创造的词汇叫做“自由经济万岁”,“政府少干涉,甚至不干涉,最好是对所有商业渠道一无所知,只要听经济学家ppt汇报就行了”。

话说,武飞还是挺尊重自由市场的,没有亲自下场直接刮商业利润。

只不过,该加强监管就加强,武飞坚持在商人每一个渠道上都留下自己的“落汗”(打麻将在牌上留下手汗做记号),虽然分那半成利润不多。但坚持每个碗里面都要叨一筷子,这让商人们很没有安全感。

商人们的安全感就是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商业渠道。商人对自己的渠道,就类似于对待自己老婆,武飞这样嘛,就类似于,咳咳咳。

话题转回来,武飞对这商人们的不满在于:他们在关外各个部落中采买的货物,都是运到关内才有用,对大军是无用的,大军在关外还得保护他们,目前这几次武装游行时,大军是有余力的,可是一旦发生剧烈对抗,那么这些商队就属于累赘了。

且现在军中不少将官和商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所以在万一战略上出现失误,需要数万人撤退,是难以做到令行禁止。例如:撤退途中遇到困难商人,商人头上感叹号后,就接到了从强盗营地抢回货物的任务。

在武家军内是不能说军队经商,而是要计较那些队督都持股了。

根据亲兵内“安全局”调查,武飞是知晓下面这些队正将官们在回关后,和哪些商人吃饭,收过哪些女人。关于自己手下与商人们打交道,武飞不管!也不敢管得太死。所以就只能从商人这边出手。

武飞对于未来彻底征服南疆的大战,是有如下规划:首先大军在关外要能买到粮食和各种补给。而需要这种补给,就需要当地部落们进行农耕化。

而农耕化需要什么呢?需要封建体制,需要耕牛,以及铁犁。耕牛这地方有,封建体制,武飞也在开始布局了,而铁犁呢!这就不能由现在这波商人们来输出了。

…武飞是得扶持其他商人了…

余白行走在山路上,在这次出关前,他有一个非常兴奋的经历,那就是绕过了本地的商业行会,直接见到了将军大人,和他一起的还有其他跑商的人。

用武飞的话来说:他们都是拥有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的民营企业家,是需要被扶持的。虽然武飞提供宴会就是一杯白水,但当时余白等个体户走商们都激动脸上酡红。

武飞在召见这些小商户们时,进行动员,是参考微商大会的模式。不过相对于微商们画大饼,武飞的确有足够资源以及准确的市场规划。

这些卑微的个体小商户们近年来都是被拿到金砖契约书的大行商们排斥在外的,甚至遭遇歧视。

因为他们一些在关内人看起来非常不好,但在武飞看起来很好的事情:即他们要么是和南边部落直接通婚,要么就是自己有南边部落血统。

余白就有爪人血统,因为他妈就是爪人,他爹为了消除他那过于尖锐的爪子,特地是请村里老先生取了一个合适名字后,与以便于能和村中孩子玩到一块,即人道相谐消除了过于明显的蛮族特征。

而现如今,余白就是这样抓住“春风”的商户之一,他坐在寨子中,正在用自己的口才和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寨主,讨论将寨子外面的那几千亩地变成水浇田。

余白:“寨主,你们这些地就是草多了一些,地肥着呢,稍微耕一下,撒上种子,每亩地就有一石的粮。眼下大将军年年出关,这粮食不愁没得卖。”——他巧舌如簧的推销着自己的铧犁。

当然了,他已经绘制了这寨子外的地图。

几个时辰后,一批犁推销了出去,这笔生意谈成了。为了确保真的能打粮,他还贴心的介绍了关内的一些“种粮好手“,其实这些是关内失去土地的农人。

等他忙完后,却并没有返回雍鸡关,则是拿着地图来到大营和其他小商户集中在一起。

用武飞的话来说:要带着他们一起回去,别乱走。

余白返回到大营中,和商户们一起对答案,将绘制的地图山头之间交界处串联起来,余白听到其他商户们好像在说什么“片区”“专营”之类的词汇。

…外面波涛涌动…

大营内,武飞看着文书,对着一旁一位弩手队长问道:“卢思啊,昨天听说你老朋友找你了。”

这位弩手队长很老实说道:“将军,我的确是,但~”

武飞:“不是问你的罪,就是和你聊聊。”

武飞虽然不过二十,但是在行伍中已经待了五年了,身上煞气非常多,这位弩手队长对武飞是和盘托出。

武飞点了点头:“和你提个醒,该吃吃,该喝喝,但是,在大营行军过程中,涉及到我那个”行脚商“的营帐中话题,你就吃菜喝酒,躲不过,就咧嘴装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