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当时儒生和宗族勾连的现象还不太严重。”
“元朝不吃儒家那一套,动不动就取消科举。”
“偶尔举行科举,录取的十之八九也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儒生想通过科举出仕难如登天。”
“出仕无门的儒生们,只能去衙门当刀笔吏。”
“刀笔吏是基层职务,需要经常和宗族打交道,双方迅速的勾连在一起。”
“刀笔吏成了宗族在官面上的代言人,宗族成了刀笔吏的后盾。”
“以前宗族和宗族之间,缺少沟通的渠道,相互联系极少。”
“有了儒生从中搭桥牵线就不一样了。”
“宗族与宗族也开始勾结,再有士绅作为代言人,编织成了一张大网。”
“将乡村牢牢的笼罩住,也将朝廷的势力彻底排挤出乡村。”
“从此就形成了皇权不下县的局面。”
“北方就在蒙古人眼皮子底下,加之战乱不断,士绅宗族势力并未成型。”
“但南方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派人去调查一下。”
“那里是士绅宗族势力的天下,真的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
“别说朝廷的政策能否推行的下去,能不能正常把税收上来都不好说。”
“等大明扫平南方割据势力一统天下,就要直面士绅宗族势力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不过土鸡瓦狗尔,咱弹指可破。”
马钰笑道:“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作为开国君主,你想针对他们是非常简单的。”
“可他们也不是傻子,懂得蛰伏。”
“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壮大自己。”
“而且大明早晚会开科举,士绅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出仕,慢慢的深入官僚系统。”
“等过个数十上百年,他们就会再次成为庞然大物,官场到处都是他们的代言人。”
“到时候你的子孙可没有你的掌控力,面对这张大网也只能妥协。”
朱元璋眼神冰冷:“咱不会将这个祸患留给子孙。”
朱标也表情凝重,语气中不知不觉间就带上了几分杀意:
“必须要趁现在,将他们彻底解决,绝不能给他们做大的机会。”
马钰暗暗咋舌,朱老大终于暴露本性了。
难怪朱元璋会对他如此满意,这货兼具了马皇后的仁和朱元璋的暴。
只是他比朱元璋更懂得迂回,也懂得用仁将暴包裹起来,平时不显山不露水。
别人根本就察觉不到。
只有在感受到危险的时候,他才会将暴的一面展露出来。
很显然,士绅宗族势力,让他感受到了威胁。
不过他的感觉没有错,目前士绅宗族势力确实无法和朝廷对抗。
可想想前世的明朝中晚期……
马皇后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随后问道:
“钰儿,方才你说可以两件事情一起解决,可是有了计策?”
马钰颔首道:“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其实你们应该也能想到,就是人口迁徙。”
“数百年的战乱主要都集中在北方,现在除了山西人口比较多之外。”
“陕西、河南、山东三省人口加起来,可能都不到四百万。”
事实上当时河南人口只剩下八十万左右,山东人口一百二十万左右,陕西也就百万左右。
三省加起来也就三百多万的样子。
马钰自然不能说准确的数字,于是就说了个不足四百万。
即便已经往高了说,这个数字也非常的触目惊心了。
要知道,这三省可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唐朝以前最富庶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现在却只有加起来不到四百万人。
有多凄惨可想而知。
“与之相对应的,南方相对比较稳定,人口最为稠密。”
“朝廷完全可以将南方多余的人口,迁徙到北方去。”
“如此一来,南北分化的问题不解自开。”
“而且,到时候迁谁还不是朝廷说了算。”
“学习汉唐的手段,将南方宗族分拆,几十个姓氏放在一个村子里。”
“短期内他们很难再团结在一起,对抗朝廷了。”
朱标击掌叹道:“好办法。”
“既打击了宗族势力,又解决了南北分化问题,还顺带着解决了北方人口不足问题。”
“可谓是一举多得。”
朱元璋和马皇后也暗暗点头,这个方法和他们所想不谋而合。
移民确实是解决这个几个问题最佳方法。
他们两个也都知道,士绅宗族并不会因为移民就彻底消失。
给那些人数十上百年的时间,还是会形成宗族势力。
不过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再说,后续也有充足的时间,去想办法遏制士绅宗族势力。
想到这里,马皇后笑道:“不错,你又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
“关于土地和人口方面,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马钰摇摇头,说道:“没了,差不多就这些了,如果以后还能想起别的,再告诉您吧。”
马皇后又问道:“你家族长辈,有提到过新朝建立,该采用什么样的制度吗?”
马钰想了想,说道:“说过一些,但不全,大多我也不记得了。”
“不如这样,你们先思考着,我也回去好好想想,看能想起来多少。”
“到时候咱们将各自的想法都说出来,互相印证,说不定就找到合适的制度了呢。”
不是他不想继续往下说,而是说的已经够多了。
将具体的措施说出来,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不一定支持。
还不如先让他们自己思考,如果他们能想到更好的法子,那最好不过。
如果他们想不到更好的,那再将自己的想法拿出来,也更容易说服他们。
马皇后点点头,笑道:“这样也好,我们也仔细思考一下你今日所讲的东西。”
“看能不能有更多的收获。”
之后他们又就方才的话题进行了回顾,主要是朱元璋三人,对一些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了提问。
马钰根据自己的理解一一做了解答,直到三人理解透彻。
眼看时间不早,而且人家一家三口肯定有话要说,马钰就很识趣的起身告辞。
马皇后也没有挽留,让朱标亲自将他送到大门外。
太子亲送,这规格相当高了。
不过比起方才给他们讲的知识,这又算不得什么了。
等马钰离开,朱标回到桌子前重新坐下,突然感慨道:
“每次听他讲东西,我都觉得自己像是一无所知,今日尤甚。”
下午或者晚上还有一更。
真的已经非常尽力在码字了。
大家看我码字到大半夜三点还没睡的份上,有多余月票就投一张吧。
拜谢。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