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浇了又浇,戏怎么挑?
“坏处就在……演员阵容!剧组预算摆在那儿。”
他的手指重重戳在平板屏幕上申导发来的初步演员意向名单:
“除了罗美兰、成东镒这些大前辈撑场面,其他几个主要青年演员……李东辉?高庚杓?李惠利?……都还是崭露头角甚至刚出道不久的新人。”
“你想过没有?”
“以你现在展现出来的气场和演技浓度,那些新人他们压得住你吗?接得住你递过去的戏吗?”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到时候一开播——‘哇,姜在勋演得太好了,把别人都衬成背景板了!’、‘这狗焕的气场怎么比他爹还强?这还猜什么老公啊!明显是他了!’……类似的言论绝对会井喷!”
说到这。
金大元不禁摇头嗤笑:
“要是第一集观众就基本猜死了谁是德善归宿,那编剧苦心经营的怀旧朦胧感和人物关系的平衡感,不就全成了笑话?整个‘请回答’系列的核心看点之一,不就崩了?”
“这种喧宾夺主,不是你演技好故意要抢戏,是实力差距摆在那里,观众自然会被你吸引走全部的注意力。”
“所以——能把演技收发自如、该强时雷霆万钧,该淡时润物无声,这分寸感才是真正的顶级本事!”
“你离你老师那一步还差得远呢。”
“……”
姜在勋沉默地消化着金大元这一大段鞭辟入里的分析。
好剧本如同沙漠甘泉。
可遇不可求。
一个是tvn当家导演申源浩的王牌系列续作。
另一个是全南韩最顶级的编剧金恩淑野心勃勃的跨国项目。
各有各的好。
但也各有各的坑。
而如今。
两股清泉同时涌到他面前。
流向却截然相反。
一个通向现代战场的硝烟与跨国视野的荣光。
一个通向双门洞狭窄胡同里的烟火气与青春悸动。
选哪个?
放弃哪个?
都是割肉般的抉择。
隔了几秒。
姜在勋缓缓道:
“……如果我咬咬牙硬挤时间,两边都接呢?”
“都接?”
金大元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直接笑出声来:
“啊哈?缝纫机转世?你怕不是被刚才那两桶冰水把脑子冻僵了吧?”
姜在勋:“……”
“理论上中间看起来确实像是‘缝里能插针’……可是姜在勋,你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什么?”
姜在勋下意识追问。
“《老手》!柳承莞导演那部动作大片!路演你玩失踪试试?”
“……”
姜在勋猛地一拍脑门。
还真把这个项目给忘了。
“贪多嚼不烂!你现在是上升期,每一步都得踩稳了。为了接新戏,把已经拍完、等着收割红利的大制作宣传丢一边,那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傻透了!所以啊——”
金大元伸出两根手指,下了结论:
“——只能二选一!”
看着姜在勋眉头深锁、半晌不语的纠结模样。
金大元叹了口气:
“行了行了,知道你纠结。这事儿……确实急不得!”
“好饭不怕晚,先把心思拉回来。明天《制作人》剧本围读会,你先去摸摸底,感受下那个剧组的氛围和角色分量。”
“我今晚回去再好好筛一遍,把时间轴、潜在冲突都排清楚!等你明天围读会结束,思路也清晰点,咱们再坐下来,拿着实打实的日程表慢慢盘算!实在不行……”
金大元冲他挤了挤眼:
“去跟你老师聊聊!黄政民老师见多识广,他看项目的眼光,比我们毒!”
姜在勋缓缓点了点头。
也只能如此了。
……
次日。
车轮碾过江南区铺陈着细碎阳光的林荫道。
最终在一座掩映在竹影间的雅致庭院前停下。
院门上悬着块古朴的木牌。
上书“涤尘茶舍”。
这地方……
和预想中的 kbs大楼钢筋水泥的会议室相差甚远。
姜在勋推开车门。
拂面的风里只有清雅的茶香混合着青草和湿润苔藓的气息。
庭院设计精巧。
一步一景。
小桥流水潺潺。
环境清幽得不像娱乐圈的场子。
姜在勋目光不经意扫过廊檐下不甚起眼的黑色半球体设备——反着不易察觉的微光。
摄像头。
侍者穿着素净的麻衣衫无声地引路。
穿过回廊。
停在尽头一间悬挂着“静思”二字雅号的厢房前。
拉开精巧的推拉门。
温暖的木质香气和早已弥漫开的茶香扑面而来。
“哎哟!在勋来啦?”
轻快的招呼声响起。
光线透过格栅窗柔和地铺在榻榻米上,车太贤正盘腿坐在矮几旁,一只手臂撑着下巴,面前的白瓷茶杯里袅袅升腾着热气。
“太贤哥!”
姜在勋连忙躬身行礼,脱了鞋袜踩上光洁微凉的榻榻米。
“来来来,坐坐坐!”
车太贤指着对面的位置:
“难得朴编剧找了这么个好地方,清净!”
姜在勋依言坐过去。
也学着他的样子盘起腿。
“怎么样?釜山行杀青也没歇着吧?我看你这……动静可不小啊?”
车太贤拿起小巧的茶杯慢悠悠呷了一口,眼神中带着揶揄的笑意瞥过来:
“被国民级别的美女点名,还是两位……啧啧啧。”
“哥您就别调侃我了。”
姜在勋也端起侍者新斟的茶杯浅尝一口:
“也就是赶上了。”
“赶上了就认栽呗!”
车太贤笑得眼角的褶子都挤出来了:
“所以你怎么解决?总不能一个人分两半去浇吧?”
“嗯……录了两次。”
姜在勋老实交代。
他没提赞助,也没必要。
重点是视频本身。
车太贤挑挑眉,随即了然地点点头:
“也成,好歹关注度是给足了渐冻症的。然后呢?点了谁的名?”
闻言。
姜在勋嘴角咧开一个憨实的笑容:
“点了您的。”
车太贤端着茶杯的手顿在了半空中。
脸上的笑容卡了壳。
“……我谢谢你啊。”
他放下茶杯。
佯装愤怒地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
“这天气还没完全暖透呢!你是嫌你哥这一身虚膘冻得不结实是吧?”
他拍拍自己穿着宽松毛衣也看得出缺乏棱角的肚子:
“我这老胳膊老腿老感冒体质的,这一桶冰水下去,明儿个谁替我演?”
“哥您身体底子好着呢!”
姜在勋赶紧送上一记小小的马屁。
“唉……”
车太贤夸张地叹了口气:
“回头就让经纪人去买两罐高丽参吊着命,准备豁出去了。”
……
车太贤的抱怨还带着茶室的回音。
姜在勋适时地放下茶杯。
窗外竹影婆娑,茶香袅袅,这片宁静似乎正适合讨论那两份沉甸甸的邀约。
姜在勋看似随意地将身体往前凑了凑,道:
“太贤哥,最近有点……选择困难症犯了。拿到两个新戏的本子,风格方向差太远,一时有点拿不准。”
“哦?说说看?”
姜在勋压低声音简述了两个项目。
车太贤原本悠闲的姿势不易察觉地坐直了些。
端着茶杯的手指在光滑的瓷壁上轻轻点了点。
《请回答 1988》?
一个名字瞬间跳进车太贤的脑海——朴宝剑。
他那清秀温和、眼眸纯净、气质里还带着点懵懂少年气的旗下艺人 blossom的新人,此刻正拼尽全力争取着申源浩导演手中的另一个重量级角色——
围棋少年崔泽。
姜在勋去演金正焕?
申源浩看人的眼光确实毒……
但这对朴宝剑而言,会不会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影子墙?当镜头扫过群像,观众的目光会被谁牢牢锁定?这答案几乎不言自明。
再听另一个项目——《太阳的后裔》?
徐大荣?
金恩淑亲自点名的男二?
巧了。
他公司另一位刚刚结束兵役、正铆足了劲寻找复出支点的宋仲基,心心念念地瞄着的正是这部剧集的男一号——特战部队大尉柳时镇。
宋仲基需要这部剧来宣告他的强势回归。
稳固地位。
电光火石间。
车太贤心头那架天平上的砝码已经悄然滑向了某个方向。
利弊衡量、资源协调、旗下艺人的发展路径……作为 blossom的掌门人,这些是镌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于公于私。
引导姜在勋的选择都成了某种需要。
他脸上温和的笑容丝毫未变,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刚好能让姜在勋听清:
“在勋啊……这选择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点了点姜在勋放在矮几上的手背,一个看似随意的提醒动作:
“你是从哪儿‘出来’的?金恩淑编剧的《继承者们》!尹灿荣那孩子多招人喜欢?那是你演员生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光角色起点!人家金恩淑编剧现在亲自点名你演新戏男二,那是念旧情也好,是认可你现在的价值也罢,这碗递过来的水……”
“在这圈子里,人情世故也是修行的一部分。接了,顺理成章,是双赢,也更合乎‘道义’。拒了?”
他摇摇头,发出一声轻叹。
没明说。
但那意思很清楚——
那相当于无形中在这位顶级编剧心里划下了一道微妙的裂痕。
“所以啊,要我说,除非你打算从今以后彻底扎根大银幕,电视剧江湖金盆洗手了。否则,于情于理于势……你都该去金恩淑编剧那儿。”
车太贤字字句句却都砸在了权衡利弊的节点上。
他将所有关于旗下艺人竞争的顾虑都隐藏在了“电视剧根基”、“人情世故”、“精力协调”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
此刻他不再是聊闲话家常老大哥车太贤。
而是 blossom entertainment的老板车太贤。
推姜在勋去《太阳的后裔》,既为宋仲基的回归之路扫清了最大障碍(压制同档期竞争对手),更为朴宝剑在《1988》里可能的突围争取了最大限度的空间。
就在这“推心置腹”后的短暂沉默即将蔓延开时。
厢房外的木质廊道上传来几声由远及近、节奏轻快的脚步声。
门外的侍者适时地、几乎是踩着话音尾韵开口:
“——孔孝真xi,裴秀智xi,请入静思。”
门缝处光影晃动。
新的身影即将进入。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