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另外的故事
人工智能往后几年基本是烂大街的词汇。
不过在2014年来看,人工智能代表着未来的一种可能。
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课题!
也正因为人工智能的宽泛,林灰才将这个方向作为入局的首选。
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将来可以很容易延申到别的方向。
林灰相信人工智能在未来10~15年的潜力。
当然,也仅仅是10~15年的潜力。
至于再久远的事情,林灰并不是很看好。
事实上以前世2021年的人工智能情况来看。
已经给人一种日薄西山的感觉。
人工智能已经沦为一门很俗很俗的学问。
远没有人工智能概念刚火起来那会,给人一种点石成金的感觉。
林灰不看好人工智能15年后的潜力并不完全是心理层面的原因。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人工智能本身的原因。
以前世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来说。
前世大概2010年之后,人工智能这方面的热度就在不断发酵。
在2016年,人工智能这方面的热度被彻底引爆。
之后的几年时间,基本上各个大厂科研机构一窝蜂地涌入人工智能领域。
在这段时间里,看似科技成果疯狂涌现。
但林灰觉得这些科技成果的疯狂涌现只是量变的积累罢了。
并没有产生质变。
为什么这样说呢?
前世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看似取得很多成果。
但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都属于弱人工智能。
最为典型的就是弱人工智能就是siri。
你与它的对话,实际上就是程序设计者在背后设计出一套相对应的流程。
然后在语音识别的基础上加了一套应对,使得大家都以为它能够听得懂你在说什么。
其实siri不过是走了一遍流程而已。
有弱人工智能,自然就有强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约翰·罗杰斯·希尔勒针对电脑和其它信息处理机器创造的,其定义为:
“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计算机不仅是用来研究人的思维的一种工具;相反,只要运行适当的程序,计算机本身就是有思维的。”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在于能不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能力。
不止于此,还涉及到一些理念上的区别。
比如说弱人工智能观点认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
从前世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来看,弱人工智能一派似乎是胜利了。
强人工智能一派一败涂地。
前世在很多人眼中人工智能进展早已突飞猛进,但实则不然。
诸如图像识别、影像识别、语言分析、棋类游戏等。
这些看似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工智能实际上都处于非常原始的弱人工智能阶段。
这些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
之所以说这些东西原始,是因为这些人工智能的一举一动都是程序设计者在预测会出现的情况。
或许有人会说,人工智能一举一动都处在程序设计者预测的情况不才是正确的吗?
如果人工智能产生了什么设计者预测不到的情况岂不是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失控吗?
这样说确实有道理。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人们设计人工智能的初衷是什么呢?
人们是想要人工智能在诸如语言分析、棋类游戏上做的更游戏吗?
哪怕人工智能在这些方面做的再优秀也只能说明这些人工智能更适应规则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