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前程往事初所闻
“这就是你从四海渔场那赚来的钱?”廖元山瞥了眼被项宸睿放在身侧桌角的那个大荷包。
“是,一共八百八十文。”这种人尽皆知的闲碎小事,项宸睿有问必答。
“嗨,不用如此拘谨,说起来,我和你父亲也算旧识。来,吃块点心。”
说知道对方的存在,项宸睿保证信的,但要说旧识,就自己那只知闭门苦读的闷葫芦老爹,项宸睿也没贬低的意思,就是在这人际关系上,只能送上一个字,呵。瞧瞧他这几年在始丰镇都做了什么吧,也就姜桂香,因为早年受过恩惠,才算是自己人,而且现在瞧来始丰镇姜家还只能算是大半个。
“真要算起来,老夫和你父亲可以说是半个同窗,老夫是康乾十四年的秀才,之后一路顺风顺水地考中举人,成了进士。”
康乾十四年?好熟悉的年份。项宸睿仔细一想,这不正是王朝口中所说的,自家老爹高中案首的下一年吗。
哎,先等等,老爹高中案首不仅便行了加冠之礼,离如今也就过了去十年光景,按廖县令此刻的模样,后者中秀才的时候少说也快四十过半了吧?
这会儿,廖元山也紧接在后做了句说明。“院试三年两考,十三、十四年两期秀才是同一年的乡试,若是你父亲也参加的话,我们定能共同入朝为官,成那同科之谊。唉,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啊。”
项宸睿闻言不由在心里算起了一笔账,就廖县令这般年纪才高中,想必先前一定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了,啧,就这样的水平也能在十四年的科举里中得举人、进士,没道理自己老爹不行,学识浅薄需重新闭门苦读的一定是后者的说辞与谎言。
唉,怪不得同是案首,老爹的名号在赤城县乃至海州郡都比以往的前辈大上很多,想必旁人也是对其放弃趁胜科举感到诧异无比吧,所以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老爹的科举之途一直等到十年后的现在才重新启动?
不,等一下,若是十年前的老爹就雄心壮志地想三元及第,那回炉深造也确实有这必要,至少更加稳妥了点,毕竟从童生到秀才老爹也一考就是五年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