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呢?”韩孺子仔细看过一遍,问道:“如果这是毒信,怎么会令朕中毒?”

“是朕派你当使者的,怪不得你。”

“嘿,他倒是还跟从前一样聪明。把信留下,中午吃完饭回家吧。”

慈宁太后沉默了一会,“陛下这是让自己的儿子从小相争。”

韩孺子没去秋信宫,而是回泰安宫,派人将三位皇子带来。

“不用,留下吧。”

“还有一件事,昨天就要说,一时却给忘了。”

“相隔遥远,大楚无力制约英王,不如遂其心意,先一同击败神鬼大单于。朕向英王军中派出使者,除了册封之外,还会向海上诸国承诺,战时立功、战后来大楚朝贡者,将获重赏。届时朕将亲封几位重要的王公,用来制约英王,这比空口威胁要有效。”

“陛下心太善,我却不相信他。在外面飘荡好几年,谁知道他是不是变得更坏、更阴险了。”

“记住这句话,皇帝是孤家寡人,你们不用理解,记住就好。”韩孺子开口,不再关心消失不见的那些人,不再关心正在府中忐忑不安的东海王,不再关心万里之外的神鬼大单于和英王。

“望气者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林坤山还想怎样?”

“对皇帝,任何人都得满意。不过,我觉得三位师傅是谁不重要,皇子们最好的师傅就是陛下本人。”

“楚军与敌军交战的时候,曾经有人夜入营中刺杀神鬼大单于,没有成功,刺客来见我,让我给陛下传一句口信,说是‘那本书还在’。”

东海王起身,拿起桌上的信,“我把它烧掉吧,无论是原件,还是这封,都不该保留。”

韩孺子笑了笑,“太后不必担心,几个月之后,朕会将他送回东海国。”

“我真希望自己当初死在战场上。”东海王恼恨地说。

韩孺子笑着摇摇头,“你先回去吧,这几天不用再过来,朕养病的消息自会传出去,你想办法弄到解药,这比什么都重要。”

韩孺子一愣,“刺客是谁?不要命吗?他的确说过要去刺杀,却一直没有消息,战后也没了踪影。”

“不知道是谁,肯定是男子。”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在我家里。”

韩孺子忽有所悟,母亲说得没错,自己就是最好的师傅,他总想再找一位杨奉式的人物,却没想过,自己就是杨奉的继承者,当年的学生已经变成先生,可以教导下一代了。

“见过,否则的话我也想不到用她来蒙骗陛下,这封信虽然不是原件,内容却是一模一样,我抄下来的。”

东海王面露惊讶,“陛下说自己也是望气者?”

在信上涂毒是老手段了,寻找合适的毒药却很麻烦,林坤山一力承担,造出一封毒信,然后他先出发去见神鬼大单于,通报消息,准备趁大楚内乱再度发起东征。

“我宁可自己死也不会谋害陛下,我只是……只是……”

“东海王为国效力,能活着回来是一件大好事。”

“要看接触的时间长短,据说是十到二十日,再久的话,毒药就失效了。”

“想要骗取仆人的解药?”

东海王大大地松了口气,“我发誓,我虽然想过要欺骗陛下,却没有半点谋害之意。”

慈宁太后看着皇帝,发现自己竟然提不出任何建议,轻叹一声,“国事解决了,家事也得考虑。”

“《淳于子》是造反之书,也是帝王之书,所以‘顺势而为’既是望气者的手段,也是帝王之术。”韩孺子极轻地叹息一声,更希望将这些话说给孟娥听,很快将她从心中抛去,“朕这不是也用上了?”

“陛下总算想通了。”慈宁太后露出微笑。

“他真有解药?”

“朕相信你,起来吧。”

“太后满意吗?”

望气者死灰复燃,杨奉为什么不能呢?

“什么事?”

“或许他说的并不是书,而是望气者,林坤山这不是又重出江湖了吗?”

东海王一愣,“陛下……不怪我?”

三个儿子站成一排,韩孺子坐在榻上,离他们十步之外。

东海王放下信,韩孺子拿镇纸压住,起身道:“走吧,先去逛逛,然后用膳。”

三位皇子同时点头。

“皇帝最强大,也最脆弱,朕要向你们讲一讲皇帝的脆弱。”

韩孺子想起杨奉,想起杨奉留下的三页书,想起东海王传达的口信,他要教给儿子们的第一课,就是心存敬畏。

“这世上有一个神秘组织,暗中操纵朝政,甚至能策划刺驾,朕一直在寻找他们的下落,等你们长大了,要继续寻找。”

三位皇子瞪大眼睛,既惶恐又兴奋。

(本书结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